成  语:一成不变
汉语拼音:yī chéng bù biàn
成语含义:刑罚一经运行,犯人受刑的事实,就无法改变。语本《礼记.王制》。后用「一成不变」引申指事情既定之后,从不改变。
用法说明:
【语义说明】事情既定之后,从不改变。
【使用类别】用在「毫无变化」的表述上。
【例  句】
01、从变的角度来看,天底下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。
02、万物是否可能一成不变呢?这是个有趣的哲学问题。
03、社会变化快速,做事原则不能一成不变,当因时制宜。
04、父亲一生守着一个一成不变的原则,那就是信实、负责。
05、假如你说的有道理,我自然服你,我也不是个一成不变的人。
06、社会在进步,法规自然也应随着时宜而做调整,不能一成不变。
07、目前情势已有所改变,我们可能无法坚持既定原则,一成不变。
08、婚后几十年一成不变的生活让她觉得累了,她很想飞出去寻找自己的天地。
书  证:
01.唐.白居易〈太湖石记〉:「然而自一成不变已来,不知几千万年,或委海隅,或沦湖底。」
02.宋.叶适〈上韩提刑书〉:「惟法令制时之要,而经术饰治之余,二者之间,久焉难居;一成不变,无乃过中。」
03.宋.太宗〈令天下系囚十日具犯由收禁月日奏诏〉:「故三听行诛,圣人之所至慎;一成不变,君子之所尽心。」
典故说明:《礼记.王制》中描述古代的司法制度,犯人的罪行一旦判决之后,君王先命三公共同审理,之后三公再将判决书呈交给君王。君王看了判决书之后,得依「因无知而犯罪」、「因过失而犯罪」、「因遗忘而犯罪」三种情形,酌量给予减刑,最后裁定刑罚。刑罚一旦裁定,即使只是轻微的小罪,也必须澈底运行,不得赦免。因为一旦犯罪成立,刑罚就会加在身上;一旦刑罚加到身上,就不可能再改变了。所以一个君子在裁定刑罚之前,必定会竭尽心力来审理案件。后来「一成不变」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引申指事情既定之后,从不改变。
成语来源:《礼记.王制》凡听五刑之讼,必原父子之亲,立君臣之义,以权之;意论轻重之序,慎测浅深之量,以别之;悉其聪明,致其忠爱,以尽之。疑狱,汜与众共之,众疑,赦之。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。成狱辞,史以狱成告于正;正听之,正以狱成告于大司寇,大司寇听之棘木之下,大司寇以狱之成告于王;王命三公参听之,三公以狱之成告于王。王三又1, 然后制刑。凡作刑罚,轻无赦2。刑者,侀3也。侀者,成也。一成而不可变,故君子尽心焉。
〔注解〕
(1)三又:「又」通「宥」,「三又」即「三宥」。有三件事情可以宽免其罪,一曰不识,二曰过失,三曰遗忘。
(2)轻无赦:触犯刑罚,虽属较轻者亦不能赦免。
(3)侀:音ㄒ|ㄥˊ,定型的意思。
近义词:一仍旧贯  一如既往  依样葫芦  率由旧章  陈陈相因  墨守成规  萧规曹随  蹈常袭故  
反义词:千变万化  日新月异  革故鼎新  除旧布新  推陈出新  瞬息万变  变化多端  变幻莫测  
参考成语:一成不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