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一劳永逸
汉语拼音:yī láo yǒng yì
成语含义:一劳永逸」之「」,典源作「」。「」同「」。经过一次的劳苦,就能获得永久的安逸。语本汉.扬雄〈谏勿许单于朝疏〉。
用法说明:
【语义说明】经过一次的劳苦,就能获得永久的安逸。
【使用类别】用在「一举即成」的表述上。
【例  句】
01、任何工程的基础都要建得牢固,才能一劳永逸。
02、把屋顶重新翻修,才是防止漏水一劳永逸的方法。
03、别以为我们今天的妥协,就可以将问题一劳永逸地解决。
04、为了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土石流的灾患,我们决定迁村。
05、这问题不宜如此拖拖拉拉,得想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才行。
06、不去固根保本,一味抢短线,求近利,怎会是一劳永逸的良策?
07、要一劳永逸地解决当地的水患,只有在沿河筑起一道高堤这个方法了。
08、考进了公家机构,并不等于一劳永逸,你还得不断地进修,提升自我。
书  证:
01.《齐民要术.卷三.种苜蓿》:「此物长生,种者一劳永逸。」
02.《齐民要术.卷五.种榆白杨》:「斫后复生,不劳更种,所谓一劳永逸。」
03.《魏书.卷五一.皮豹子列传》:「卿等表求来年筑城,岂不更劳兵将?孰若因今兵势,即令就之,一劳永逸,事不再举也。」
04.唐.杜牧〈贺平党项表〉:「是以不暂费者不久宁,不一劳者不永逸。」
05.唐.陆贽〈慰问四镇北庭将吏敕书〉:「卿等宜递相慰勉,叶力同心,互相提携。……一劳永逸,固不合辞。」
06.《醒世恒言.卷三○.李汧公穷邸遇侠客》:「看你枉做了个男子汉,这些事没有决断,如何做得大官?我有个捷径法儿在此,到也一劳永逸。」
07.《儿女英雄传.第二五回》:「到底与其聘到别家,万一弄得有始无终,莫如娶到我家,转觉可期一劳永逸。」
08.《老残游记.第一四回》:「如果可以一劳永逸,何不另酬一笔款项,把百姓迁徙出去呢?」
典故说明:汉哀帝建平年间,匈奴首领单于上书,表示愿意向汉朝进见、进贡。当时正好哀帝有病在身,有些大臣们就说,以前在宣帝、元帝时,单于进见,国家就发生了变故。皇上陷于两难,与公卿们研商后,决定不允许匈奴进见。这时,扬雄上书谏言,内容是说:单于上书请求进见,而国家却不允许,与匈奴之间的仇怨就会从此开始。因而枚举了秦朝以来对于匈奴问题的处理,总是花费了许多心力、财力和物力,才得以解决。并不是前朝乐于花费大量的资源,去和匈奴周旋,而是因为如果不经过一次的劳苦,就无法得到安逸;不花费短暂的财力、物力,就得不到永久的安宁。而匈奴一直是中国历来最大的问题,前朝一向很重视,所以现在也不应该轻视。既然匈奴愿意进见,就不应当拒绝,才能在祸乱发生之前,给予适当的处理,以遏阻边境战乱的发生。后来「一劳永逸」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指经过一次的劳苦,就能获得永久的安逸。
成语来源:汉.扬雄〈谏勿许单于朝疏〉(据《汉书.卷九四.匈奴传下》引)且夫前世岂乐倾无量之费,役无罪之人,快心于狼望之北哉?以为不壹劳者不久佚1,不
参考成语:一劳久逸  暂劳永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