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一无事事
汉语拼音:yī wú shì shì
成语含义:义参「无所事事」。见「无所事事」条。
书  证:
01.《官场现形记.第二八回》:「他镇日在寓处,除掉吃饭睡觉之外,一无事事。」
典故说明:此处所列为「无所事事」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曹参在西汉时是个位高权重、声誉良好的人,他过去随着高祖刘邦打天下,战功丰硕,因而被封为平阳侯,同时还被任命为齐地的相国,辅佐齐王治理封地。在齐地九年,实行黄老的无为之治,让齐地一带的百姓安居乐业,为当地人所称颂。由于他治理齐地的政绩良好,丞相萧何临终前推举他继任。曹参做了丞相之后,所有的大小规章都没有任何变动,还日夜饮酒作乐,大家都觉得他什么事也没做,宫中显得太平无事。有人想去劝他,却被他灌醉了回来,没能向他劝说。后来「无所事事」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形容闲荡无事的样子。
成语来源:此处所列为「无所事事」之典源,提供参考。《史记.卷五四.曹相国世家》参始微时,与萧何善;及为将相,有却。至何且死,所推贤唯参。参代何为汉相国,举事无所变更,一遵萧何约束。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,重厚长者,即召除为丞相史。吏之言文刻深,欲务声名者,辄斥去之。日夜饮醇酒。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1不事事2,来者皆欲有言。至者,参辄饮以醇酒,闲3之,欲有所言,复饮之,醉而后去,终莫得开说,以为常。
〔注解〕
(1)参:曹参(??前190),西汉沛县人。秦末,随汉高祖刘邦起事,破秦军,败项羽,战绩彪炳。汉立,封平阳侯,相齐王,使黄老之治,人俱称贤。萧何卒,参代为相国,依何之规,无所更变,三年而卒。谥懿侯。
(2)事事:做事。
(3)闲:音ㄐ|ㄢˋ,同「间」,一会儿。
参考成语:无所事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