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一盘散沙
汉语拼音:yī pán sǎn shā
成语含义:一盘不能凝聚成块的细沙。比喻组织人心涣散,缺乏凝合的力量,不能团结起来。※语或出《狮子吼.第八回》。△「乌合之众」、「抟沙散
用法说明:
【语义说明】比喻人心涣散,缺乏凝合的力量,不能团结起来。
【使用类别】用在「松散分裂」的表述上。
【例  句】
01、党里派系一多,自然不能团结,变成一盘散沙。
02、这个公司的员工有如一盘散沙,凝聚力相当薄弱。
03、如果我们像一盘散沙,敌人很轻易就可以打败我们。
04、外国人说我们台湾人是一盘散沙,国人应该深自警惕。
05、别人的队伍是团结一心,我们则是一盘散沙,士气涣散。
06、全体同仁应该团结一致,不要成为他人眼中的一盘散沙。
07、看看你们,根本像是一盘散沙,还没开始作战,就已溃不成军。
08、这次比赛失利,问题就是出在成员们都像一盘散沙,不能互相支持。
09、原本像一盘散沙的球队,因为王教练的投入而让球员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。
10、这次班级对抗赛之所以会输,就是因为我们像一盘散沙,不能团结,人人只顾自己,而忘了全班的荣誉。
书  证:
01.《狮子吼.第八回》:「更有一项当办,各国的会党,莫不有个机关报,所以消息灵通。只有中国的会党,一盘散沙,一个机关报没有,又怎么行呢?这机关报是断不可少的。」(源)
典故说明:「一盘散沙」指一盘不能凝聚成块的细沙。见用于陈天华《狮子吼》。陈天华,字星台,湖南新化人,近代民主革命者。西元1903年留学日本,1905年参加同盟会,参与拟定《革命方略》后因反对日本颁布〈取缔清国留学生规则〉,在日本大森湾投海自杀。他的著作《猛回头》、《警世钟》、《狮子吼》,都是反帝制、宣传革命的文章。《狮子吼》现存八回,1905年发表于《民报》。内容描写狄必攘、孙念祖等人组织革命党,联系会党,留学欧美,效法欧美资本主义国家,进行反清革命,创建新中国的故事。在第八回中,文明种认为各国的会党都有机关报,所以消息灵通,中国的会党也应该有相同的措施,才不会像一盘散沙。有了机关报,也就有了凝合的力量,才能将组织团结起来。后来「一盘散沙」这句成语就是用来比喻人心涣散,缺乏凝合的力量,不能团结起来。
成语来源:※《狮子吼.第八回》文明种道:「更有一项当办,各国的会党,莫不有个机关报,所以消息灵通。只有中国的会党,一盘散沙,一个机关报没有,又怎么行呢?这机关报是断不可少的。」必攘道:「等将来筹足款子,一定要请先生开一个报馆。」
近义词:自私自利  自扫门前雪  各自为政  乌合之众  
反义词:同心同德  同心协力  众志成城  精诚团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