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三令五申
汉语拼音:sān lìng wǔ shēn
成语含义:再三命令告诫。#语出《史记.卷六五.孙子吴起列传.孙武》。△「耳提面命
用法说明:
【语义说明】再三命令告诫。
【使用类别】用在「告诫教诲」的表述上。
【例  句】
01、学校三令五申,不准学生抽烟。
02、学校三令五申禁止学生到那口池塘游泳,但就是有人不听。
03、事发之前,我已三令五申,告诫大家,大家就是当耳边风。
04、行政院三令五申,要切实制止公务员利用职务之便胁迫民众。
05、为了民众行的安全,政府三令五申,禁止驾驶人于行车中使用手持电话。
06、纵然警方三令五申地要汽车驾驶人喝酒不开车,但有些民众还是我行我素。
07、出发前老师曾经三令五申,远足沿途要保持环境整洁,不可随手乱丢垃圾。
08、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地督促各学校,要设法减轻学生考试负担,增加体育活动时间。
09、这些歹徒,无论当局怎样三令五申,照样贩卖毒品,警方恨不得将他们一网打尽,送法严办。
书  证:
01.《孔丛子.问军礼》:「三令五申既毕,遂祷战,祈克于上帝,然后即敌。」
02.汉.赵晔《吴越春秋.阖闾内传》:「约束不明,申令不信,将之罪也。既以约束,三令五申,卒不却行,士之过也。」
03.汉.张衡〈东京赋〉:「三令五申,示戮斩牲。」
04.《宋书.卷七二.文九王列传.建平宣简王宏》:「三令五申,以齐其心,使动止应规,进退中律。」
05.宋.许
典故说明:孙武是春秋著名的兵法家,本为齐国人,后来成为吴王阖闾的将军,大败楚国,威逼齐、晋,震惊诸侯。孙武着有兵法十三篇,主要内容为分析战争形势,探讨军事作战策略、方式。《孙子兵法》被后世尊为「兵经」。当时孙武带着自己写的兵法去见吴王阖闾,吴王看了以后,虽然觉得孙武写得不错,但仍有点不信任,便问孙武:「你的兵法我都看过了,可以试试指挥军队吗?」孙武说:「当然可以。」吴王存心要给孙武出难题,又问:「那用妇女来试验也可以吗?」孙武也说可以。于是吴王召集了宫中的嫔妃宫女,一共一百八十名,让孙武指挥她们。孙武先将她们分成两队,命吴王最宠爱的两个嫔妃做队长,让她们每个人都手持长戟,然后发布命令,要她们依令而行。女兵们都说:「明白了。」孙武又抬出
成语来源:#《史记.卷六五.孙子吴起列传.孙武》1孙子武者,齐人也。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。阖庐曰:「子之十三篇,吾尽观之矣,可以小试勒兵乎?」对曰:「可。」阖庐曰:「可试以妇人乎?」曰:「可。」于是许之,出宫中美女,得百八十人。孙子分为二队,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,皆令持戟。令之曰:「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?」妇人曰:「知之。」孙子曰:「前,则视心;左,视左手;右,视右手;后,即视背。」妇人曰:「诺。」约束2既布3,乃设
近义词:耳提面命  
反义词:不言之教  
参考成语:三申五令  五令三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