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丧心病狂
汉语拼音:sàng xīn bìng kuáng
成语含义:丧心」,失掉本心。语出《左传.昭公二十五年》。「病狂」,疯狂的病症。语出《汉书.卷七三.韦贤传》。「丧心病狂」指丧失理性,举止荒谬、反常。亦用来形容人残忍可恶到了极点。△「丧尽天良
用法说明:
【语义说明】形容人残忍可恶到了极点。贬义。
【使用类别】用在「凶狠毒辣」的表述上。
【例  句】
01、这种丧心病狂的匪徒,天理难容。
02、只有丧心病狂的人才会伤害自己的父母亲。
03、这个歹徒连小婴儿都不放过,真是丧心病狂。
04、凶手丧心病狂地连续开枪扫射,死了好多人。
05、这个歹徒要不是丧心病狂,怎么能干得出灭门血案?
06、他们竟然如此丧心病狂地对待一位孤苦老人,十分可恨。
07、他要不是丧心病狂到了极点,怎么会贩卖毒品戕害自己同胞?
08、歹徒杀红了眼,拿起刀来乱挥乱砍,真是丧心病狂到了极点!
书  证:
01.《宋史.卷三八一.范如圭列传》:「如圭独以书责桧以曲学倍师、忘雠辱国之罪,且曰:『公不丧心病狂,奈何为此,必遗臭万世矣!』」
02.宋.谢采伯《密斋笔记.卷一》引《国史.秦桧传》:「校书郎范如圭上桧书,责以曲学倍师,忘雠辱国之罪,且曰:『公不丧心病狂,奈何一旦为此,若不早改图,必且遗臭万世!』」
03.《好逑传.第一一回》:「那水小姐是个闺中贤淑,怎说此丧心病狂之言?定是谁人诈骗。」
04.《隋唐演义.第七一回》:「不意邪痴之念一举,那点奸淫,如醉如痴,专在五伦中丧心病狂做将出来。」
05.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.第三二回》:「只因我这回见他之后,晓得他闹了一件丧心病狂的事,笑不得,怒不得,只得干笑两声,出出这口恶气。」
典故说明:「丧心病狂」系由「丧心」及「病狂」二语组合而成。「丧心」见于《左传.昭公二十五年》。根据记载,春秋时,鲁国使节叔孙婼(ㄖㄨㄛˋ)到宋国访问,并代表季孙氏迎娶宋元公的女儿。宴会上,当大家喝得正愉快时,宋元公和坐在身旁的叔孙婼哭了起来。佐礼的乐祁在退席后就对别人说:「国君和叔孙婼恐怕快要死了!我曾经听说过:『应该悲伤的时候却欢乐,应该欢乐的时候却悲伤,是丧失心性的举动。』心的精神是魂魄,魂魄丧失了,怎么能活得长久?」这里的文献原文就用了「丧心」一语。「病狂」则见于《汉书.卷七三.韦贤传》。扶阳侯韦贤有四个儿子,大儿子早逝,所以二儿子韦弘为爵位的继承人。当韦贤病重时,韦弘正好被关在牢里等待判决,族人问他谁是继承人,他因为怨恨自己的儿子受罪而不肯说。于是他的门生义倩等人和族人假传他的命令,上书朝廷说他的少子玄成是爵位继承人。玄成接到父丧和继承爵位的消息,但他知道这不是父亲的本意,于是假装生了疯病,在床上大小便,任意发笑,胡乱说话。到了长安,等父亲下葬后,以疯病为理由拒绝征召继承爵位。这里的文献原文就用了「病狂」一语。后来「丧心」和「病狂」被合用成「丧心病狂」这句成语,用来指丧失理性,举止荒谬、反常。亦用于形容人残忍可恶到了极点。
成语来源:1、「丧心」:《左传.昭公二十五年》宋公享昭子,赋〈新宫〉,昭子赋〈车辖〉。明日宴,饮酒乐,宋公1使昭子2右坐,语相泣也。乐祁3佐,退而告人曰:「今兹君与叔孙其皆死乎!吾闻之:『哀乐4而乐哀5,皆丧心也。』心之精爽,是谓魂魄,魂魄去之,何以能久?」
〔注解〕
(1)宋公:宋元公,生卒年不详,春秋时宋国国君。
(2)昭子:叔孙婼(ㄖㄨㄛˋ)(??西元前517),一称叔孙昭子,春秋时鲁国人。嗣大夫职,屡次出使各诸侯国。卒谥昭。
(3)乐祁:??西元前502,字子梁,春秋时宋国人。
(4)哀乐:应当悲伤时却欢乐。
(5)乐哀:应当欢乐时却悲伤。2、「病狂」:《汉书.卷七三.韦贤传》初,玄成兄弘为太常丞,职奉宗庙,典诸陵邑,烦剧多罪过。父贤以弘当为嗣,故敕令自免。弘怀谦,不去官。及贤病笃,弘竟坐宗庙事系狱,罪未决。室家问贤当为后者,贤恚恨不肯言。于是贤门下生博士义倩等与宗家计议,共矫贤令,使家丞上书言大行,以大河都尉玄成为后。贤1薨,玄成2在官闻丧,又言当为嗣,玄成深知其非贤雅意,即阳3为病狂,卧便利,妄笑语昏乱。征至长安,既葬,当袭爵,以病狂不应召。
〔注解〕
(1)贤:韦贤,字长孺,汉鲁国邹人,生卒年不详。为人质朴少欲,笃志于学。兼通《礼》、《尚书》,以《诗》教授,号称邹、鲁大儒。
(2)玄成:韦玄成(??西元前36),字少翁,汉朝鲁国邹人。韦贤少子。少好学,修父业,谦逊下士,以明经擢为谏大夫,迁大河都尉。后以让爵辟兄事,宣帝高其节,以为河南太守。
(3)阳:通「佯」,伪装。
近义词:丧尽天良  伤天害理  
参考成语:病狂丧心  病风丧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