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心花怒开
汉语拼音:xīn huā nù kāi
成语含义:义参「心花怒放」。见「心花怒放」条。
书  证:
01.《糊涂世界.第一○回》:「杨谔听了他这话,心花怒开,眉飞色舞了一回道:『这个倒容易。』」
02.清.袁枚《随园诗话.补遗.卷五》:「偶读奇丽川方伯题卢湘艖〈美人宝剑图〉一绝,不觉心花怒开。」
典故说明:此处所列为「心花怒放」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「心花怒放」这句成语以花朵比喻心情,用「怒放」来形容心情极其高兴、快活。如果究其来源,可能是出自于佛经。「心花」一词本作「心华」,「华」同「花」,以花喻本心之纯净。如《圆觉经》:「心华发明,照十方刹。」意思是说一个人不起恶念,就能真正觉悟,心花豁然开朗,发放光明,照亮整个世界。这里的「心华发明」,含有「豁然觉悟本性」的意思。后人引用也作「心花怒发」或「心花怒开」。心花能够怒放、怒发、怒开,当然是本心豁然大悟的结果,此时心情自然是极其快活、开朗,所以后人多以「心花怒放」形容心情极其快活。
成语来源:此处所列为「心花怒放」之典源,提供参考。※《圆觉经》若善男子,于彼善友,不起恶念,即能究竟成就正觉1,心华2发明,照十方刹3
〔注解〕
(1)正觉:真正的觉悟。
(2)心华:心华指人之本心,「华」同「花」,音ㄏㄨㄚ。以花喻本心之纯净,故称「心华」。
(3)十方刹:即「世界」。十方,梵语,四方上下的总称。刹,梵语,土地之意。
参考成语:心花怒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