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钩心斗角
汉语拼音:gōu xīn dòu jiǎo
成语含义:形容宫室建筑的结构精致巧妙。语出唐.杜牧〈阿房宫赋〉。后用「钩心斗角」比喻诗文的布局结构精心巧制,争奇斗胜。亦用于比喻竞斗心机,刻意经营。△「明争暗斗」、「尔虞我诈
用法说明:
【语义说明】比喻竞斗心机,刻意经营。
【使用类别】用在「狡猾诡诈」的表述上。
【例  句】
01、我不擅长与人钩心斗角。
02、他最喜欢听些演艺圈钩心斗角的八卦新闻。
03、他们表面上和睦,实际上钩心斗角,结怨已深。
04、他们钩心斗角地竞争,已经完全失去运动家的风度。
05、老王向来淡泊名利,最不喜欢玩这种钩心斗角的游戏。
06、企业之内经常钩心斗角,你可要多加提防,以免遭到陷害。
书  证:
01.唐.杜牧〈阿房宫赋〉:「五步一楼,十步一阁。廊腰缦回,簷牙高啄。各抱地势,钩心斗角。」(源)
02.清.梁绍壬《两般秋雨盦随笔.卷一.咏物诗》:「近时诗家咏物,钩心斗角,有突过前人者。」
03.清.梁绍壬《两般秋雨盦随笔.卷一.象棋》:「夫救彼正所以固我也,钩心斗角,更难于二人对局者。」
04.清.冯桂芬《显志堂稿.卷一一.绘地图议》:「而绘小图视绘大图更难,……设有差忒,便不能钩心斗角。」
典故说明:杜牧(西元803?852),字牧之,号樊川,唐朝京兆人。个性刚直,诗风豪迈不羁,文章纵横奥衍,多切中经世之务,在晚唐的成就颇高,时人称为「小杜」,以别于杜甫。着有《樊川集》,代表作品有〈阿房宫赋〉、〈泊秦淮〉等。因生活在内忧外患的晚唐时期,一直关心国事,抱有挽救危亡,以恢复唐王朝繁荣昌盛的理想。典源内容描写秦始皇时,认为咸阳城人口太多,秦宫太狭小,于是耗费了大量的时间、劳力和金钱,在今陜西省长安县西北建造了阿房宫,规模富丽堂皇,是秦朝最大的宫殿。而唐敬宗在继位后,也广造宫室,致使天怒人怨,所以他写了这一篇〈阿房宫赋〉,以秦朝的滥用民力、奢逸亡国为例,借以讽喻当世。秦朝阿房宫占地有三百多里,楼层高度足以隔离天空和阳光,从骊山北面开始,蜿蜒向西,一直到咸阳。五步就有一座楼,十步就有一座阁;绵亘曲折的走廊,有如缦帛的回环;那高翘的簷牙,像啄食的鸟喙;顺着地势的高下,构造彼此重叠交错。盘回曲折,像蜂房,像水涡,高耸直立,不知有几千几万个院落。深邃幽远、高高低低的建筑,常让人分不出西东;宫中的景色也常让人不知身在何处。在一天之内,同一个宫殿之中,气候却大不相同。后来「钩心斗角」被用来形容宫室建筑的结构精致巧妙。在清代梁绍壬《两般秋雨盦随笔.卷一.咏物诗》所云:「近时诗家咏物,钩心斗角,有突过前人者。」这几句中,已非原来的用法,而是用于比喻诗文的布局结构精心巧制,争奇斗胜。在其另外一篇《两般秋雨盦随笔.卷一.象棋》说:「夫救彼正所以固我也,钩心斗角,更难于二人对局者。」则是转为比喻竞斗心机,刻意经营的意思,也就是现今常用的意义了。
成语来源:唐.杜牧〈阿房宫赋〉(据《全唐文.卷七四八.杜牧》引)六王毕,四海一。蜀山兀,阿房出。覆压三百余里,隔离天日。骊山北构而西折,直走咸阳。二川溶溶,流入宫墙。五步一楼1,十步一阁2。廊腰3缦回4,簷牙5高啄。各抱地势,钩心斗角。盘盘焉,囷囷焉,蜂房水涡矗,不知乎几千万落。长桥卧波,未云何龙?复道行空,不霁何虹?高低冥迷,不知西东。歌台暖响,春光融融。舞殿冷袖,风雨凄凄。一日之内,一宫之间,而气候不齐。
〔注解〕
(1)楼:两层以上的房屋。
(2)阁:古代一种类似楼的建筑物。屋分两层,底层为支撑层,上层立于支撑平座上,四周围起,有窗,视野高阔,通风良好。常建于园林中以供休憩。亦供置物藏书用。
(3)廊腰:走廊的转折处。
(4)缦回:有如缦帛的回环。
(5)簷牙:屋簷两端上翘如牙。
近义词:明争暗斗  明枪暗箭  尔虞我诈  
反义词:同心协力  肝胆相照  披肝沥胆  相安无事  推心置腹  开诚布公  
参考成语:斗角钩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