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十拿九稳
汉语拼音:shí ná jiǔ wěn
成语含义:比喻很有把握。※语或出明.阮大铖《燕子笺.第七出》。△「万无一失
用法说明:
【语义说明】比喻很有把握。
【使用类别】用在「绝对稳当」的表述上。
【例  句】
01、若不是十拿九稳的事,他不会轻易答应你的。
02、这件事交给他办,十拿九稳,你大可放心好了。
03、篮下转身跳投是她的绝技,十拿九稳,无出其右。
04、这事千万不能出错,必得想个十拿九稳的办法才好。
05、照他目前的表现看来,这次比赛的冠军已是十拿九稳。
06、这事还不能说十拿九稳,在没完成之前,大家一定不能掉以轻心。
书  证:
01.明.阮大铖《燕子笺.第七出》:「今年一定要烦老兄,与我着实设个法儿,务必中得十拿九稳方好。」(源)
02.《儿女英雄传.第一○回》:「四则如此一行,只怕这事倒有个十拿九稳,也未可知。」
03.《官场现形记.第二四回》:「自来办大工的人,都守着这一个诀窍。所以这回贾大少爷的保举,竟其十拿九稳。」
典故说明:「十拿九稳」的意思就是说动手拿十次,有九次稳当得手。用来比喻很有把握。这句成语当来自于日常生活经验。十和九数目只差一,二者并用,可以表示非常地接近。用十和九来构词,在语词中常见。例如:「举十知九」,表示任意举出十件事,知道的就有九件。形容人见多识广、学问渊博。「十赌九输」,表示十次赌博九次输。比喻赌局多诈,赢的机率太低了。「十室九空」,表示十户住家,有九家空无人居。用来形容国家大乱之后,人民穷困散亡的凄凉景象。出现「十拿九稳」一语,比较早的文献可能是明代阮大铖《燕子笺.第七出》,其中提到有一位叫臧不退的都吏,专门掌管科考场内试卷编号等事,因此有些考生就会来拜托打点。剧中说到有一位姓鲜于的考生去年也来请托,结果钱是收了,但忙却没帮上。这一年,鲜于又上门,请臧不退务必设法,好让他今年科考能「十拿九稳」。
成语来源:※明.阮大铖《燕子笺.第七出》此是老臧的门首了,待我敲看。〔作敲介1〕〔净2应出见,进关门。揖介〕〔净〕小弟正在这厢念老兄,向年做事不周,甚是惶愧。反叨厚惠,何以克当3?〔副净〕这些小意思,何劳齿及?常言说得好,有心来拜年,端午也不迟。今年一定要烦老兄,与我着实4设个法儿,务必中得十拿九稳方好。
〔注解〕
(1)介:古代戏曲剧本中关于动作、表情、效果等的舞台指示。
(2)净:古代戏剧表演中的一种角色。大都扮演性格、品质或像貌上有特异之点的男性人物,也因角色的不同而有正净?副净?武净?末净等的区分。今称为「花脸」。
(3)何以克当:怎么担当得起呢?自谦的表示。
(4)着实:实在、认真。
近义词:万无一失  稳操胜券  
参考成语:十成九稳  十拿十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