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华而不实
汉语拼音:huá ér bù shí
成语含义:只开花而不结果,比喻虚浮而不切实际。语出《左传.文公五年》。△「金玉其外,败絮其中」、「虚有其表
用法说明:
【语义说明】比喻虚浮而不切实际。贬义。
【使用类别】用在「内外不一」的表述上。
【例  句】
01、我们做事要务实,不可华而不实。
02、他这种华而不实的作风,如何成得了大器?
03、这种华而不实的人,不是倚赖终身的好对象。
04、他的文章只是堆砌了一堆的辞藻,华而不实,没什么内容。
05、我们应该言行一致,才能受到尊重;华而不实的虚夸行为,终究会遭到鄙视。
书  证:
01.《左传.文公五年》:「天为刚德,犹不干时,况在人乎?且华而不实,怨之所聚也。」(源)
02.《晏子春秋.外篇.不合经术者》:「景公谓晏子曰:『东海之中,有水而赤,其中有枣,华而不实。」
03.汉.张衡〈东京赋〉:「若仆所闻,华而不实;先生之言,信而有征。」
04.《三国志.卷二一.魏书.王卫二刘傅传.刘廙》裴松之注引〈廙别传〉:「吾观魏讽,不修德行,而专以鸠合为务,华而不实,此直搅世沽名者也。」
05.南朝陈.徐陵〈答李颙之书〉:「文艳质寡,何似上林?华而不实,将同桂树。」
06.《南史.卷八.梁本纪下》:「论曰:『……太宗敏叡过人,神采秀发,多闻博达,富赡词藻,然文艳用寡,华而不实。』」
07.五代汉.王定保《唐摭言.卷七.升沈后进》:「苟华而不实,以比周鼓誉者,不为君子腹诽,鲜矣!」
08.宋.陈师道〈谢徐州教授启〉:「窃怀匹夫不夺之心,庶几君子难进之节,是古之学勤而无功,自好之文,华而不实,然贱而多艺,乃孔子之不为。」
典故说明:据《左传.文公五年》载,春秋鲁文公五年,在宁地掌管旅舍的大夫宁嬴,遇到出使卫国回来的晋大夫阳处父,觉得他是个仁德的君子,于是告别妻子追随他而去。可是,过没几天,宁嬴就回来了,妻子问他为什么这么快回来?他回答说:「阳处父的个性太过刚强偏执。即使是像上天那么刚强无情,尚且不干涉四时运行,更何况是人呢?而且一路上和他交谈下来,觉得他说的话内容虚浮而不切实际,言过其实,容易触犯别人,招致怨恨。众人都怨恨他,我怕跟随他还没获得利益就先遭到灾难,所以离开他。」后来「华而不实」被用来比喻虚浮而不切实际。此外,在《国语.晋语四》中,可以看到「华而不实,耻也」这句话。事情发生在春秋时,秦穆公设宴款待晋公子重耳,在宴会结束后对臣子们所说的话。秦穆公认为,一个人徒具华丽的外表,而没有实际内容,是可耻的。在这里「华而不实」,同样有虚浮而不切实际的意思。
成语来源:《左传.文公五年》晋阳处父聘于卫,反过宁,宁嬴从之。及温而还,其妻问之。嬴曰:「以刚。〈商书〉曰:『沈渐刚克,高明柔克。』夫子壹之1,其不没2乎!天为刚德,犹不干时3,况在人乎?且华而不实,怨之所聚也。犯而聚怨,不可以定身。余惧不获其利而离其难,是以去之。」
〔注解〕
(1)壹之:偏执其一,指性刚强。
(2)没:通「殁」,死亡。
(3)干时:干涉四时运行。
近义词:羊质虎皮  金玉其外  败絮其中  虚有其表  鱼质龙文  
反义词:秀外慧中  表里如一  实而不华  朴实无华  
参考成语:华而少实  多华少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