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连篇累幅
汉语拼音:lián piān lěi fú
成语含义:义参「连篇累牍」。见「连篇累牍」条。
书  证:
01.明.汪砢玉《珊瑚网.卷一一.张居贞与袁子英诗手稿》:「用笔遣意,疾徐顿挫,浓纤间出,故虽连篇累幅,不厌其多。」
02.清.汤斌〈江南镇江府海防同知冉渠吴公墓志铭〉:「偶尔撰述,信笔抒写,连篇絫(累)幅。」
典故说明:此处所列为「连篇累牍」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据《隋书.卷六六.李谔列传》载,李谔是隋代著名的文人,十分受到隋文帝的重用,被授与治书侍御史的官职,又被封为南和伯。他为人正直,通达时务,很受众人的推崇。他的学问和口才都很好,对任何时事不满就写文章上书皇帝,表达自己的意见,文帝几乎都会接纳。李谔看到当时人所写的文章,多半承袭六朝的风格,词藻虽华丽,但内容却十分空洞。于是上书皇帝,说明这种情况的严重性,古时候风行教化,人人知书达礼,写的文章都能表达美德与大道。但是到了后来,礼教渐渐衰落,为文不再注重道理,只知计较字词的运用,内容也不外乎是形容风花雪月。李谔认为这种风气对社会会造成不良的影响,应该立即矫正。文中用「连篇累牍,不出月露之形;积案盈箱,唯是风云之状」等句,说明六朝以来的文学,每每篇幅冗长,但内容却很空洞,题材多属咏物,文章尽是词藻的堆砌而已。「连篇累牍」这句成语就用来形容文章篇幅冗长。
成语来源:此处所列为「连篇累牍」之典源,提供参考。#《隋书.卷六六.李谔列传》江左齐、梁,其弊弥甚,贵贱贤愚,唯务吟咏。遂复遗理存异,寻虚逐微,竞一韵之奇,争一字之巧。连篇累牍,不出月露之形;积案1盈箱,唯是风云之状。世俗以此相高,朝廷据兹擢士。禄利之路既开,爱尚之情愈笃。于是闾里童昏,贵游总丱,未窥六甲,先制五言。至如羲皇、舜、禹之典,伊、傅、周、孔之说,不复关心,何尝入耳。以傲诞为清虚,以缘情为勋绩,指儒素为古拙,用词赋为君子。故文笔日繁,其政日乱,良由弃大圣之轨模,构无用以为用也。损本逐末,流遍华壤,递相师祖,久而愈扇。
〔注解〕
(1)积案:堆满几案。案,长桌。〔参考数据〕另可参考:《北史.卷七七.李谔列传》
参考成语:连篇累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