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夜郎自大
汉语拼音:yè láng zì dà
成语含义:夜郎,汉代西南边境的一个小国。「夜郎自大」指夜郎国王妄自尊大。#典出《史记.卷一一六.西南夷列传》。后用「夜郎自大」比喻人见识短浅,狂妄自大。△「妄自尊大
用法说明:
【语义说明】比喻人见识短浅,狂妄自大。贬义。
【使用类别】用在「傲慢狂妄」的表述上。
【例  句】
01、夜郎自大的人,让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怜。
02、那个人夜郎自大,根本不知道天高地厚。
03、我们要进步,就绝不能夜郎自大,故步自封。
04、你可别夜郎自大了,要知道一山还比一山高。
05、强中更有强中手,年轻人有成就后切忌夜郎自大。
06、晚清有些人对内坚持传统礼教,对外则夜郎自大,盲目排斥外国文明。
07、要避免夜郎自大的毛病,就得扩大视野,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和经验。
08、外头高手多的是,你只是校冠军,出赛时千万不能夜郎自大,掉以轻心。
书  证:
01.《八旗通志.卷首三.天章三》引清、高宗〈双忠祠〉:「蒙古习俗尚黄教,得失视此为转旋。具何小丑背厚泽,夜郎自大轻王臣。托词承平劳物力,示之大信休兵屯。戕兄虐下遂无忌,更与外贼为牵援。」
02.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.卷五.经部.易类五.周易集注》:「至谓孔子没后而《易》亡,二千年有如长夜,岂非伏处村塾,不尽睹遗文秘籍之传,不尽闻老师宿儒之论,师心自悟,偶有所得,遽夜郎自大哉!」
03.《国子监志.卷五.御制平定金川告成太学碑文》:「粤有金川娑罗奔者,居西蜀桃关以外,界绰斯甲、小金川之间。向曾从征,得受符檄,与诸土司齿顾。恃其险远,夜郎自大,搆衅邻番,各土司申诉封疆吏。」
04.清.高宗〈蜀道难用李白韵〉诗:「金川夜郎自大,侮邻部,相与詉。」
05.清.黄中松《诗疑辨证.卷五.彻田为粮》:「公刘迁豳之日,从之者十有八国,其民既庶而既繁矣。……故《毛传》训彻为治,但言治其田畴以为久住之粮,其言简而已。明夫夜郎自大而帝制自为,公刘不敢也。」
06.清.颚尔泰〈抚剿生苗情形疏〉:「惟下游之黎平、镇远、都匀、凯里等处生苗,盘踞于黔、楚、粤三省接壤之间,阻隔道途,难通声教,仍然夜郎自大,肆意横行,地方官从不敢过问。」
07.清.袁枚《随园诗话.卷一》:「《记》曰:『学然后知不足。』可见知足者,皆不学之人,无怪其夜郎自大也。」
典故说明:据《史记.卷一一六.西南夷列传》载,西汉时,西南边境有二个分别叫做滇和夜郎的小国家。这二个小国的疆域面积大约都和汉的一个郡差不多,可说是典型的弹丸小国,但那二个国家的国王都自以为统治的是天下第一大国。有一次,汉派使臣去访问这二个国家。滇王和夜郎侯竟然都不知天高地厚地问汉使:「汉和我国相比,到底哪一个大呢?」因为他们在没有和汉人接触以前,一直以为自己的国家最大,根本不知道汉的国土广大辽阔,远非自己的国家所能比得上。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「夜郎自大」,用来比喻人见识短浅,狂妄自大。
成语来源:#《史记.卷一一六.西南夷列传》滇王1与汉2使者言曰:「汉孰3与我大?」及夜郎侯4亦然。以道不通故,各自以为一州主,不知汉广大。使者还,因盛言5滇大国,足事亲附6,天子注意7焉。
〔注解〕
(1)滇王:汉朝时西南边境,地约当在今云南省东部滇池附近一个王国的君王。
(2)汉:此处指西汉(西元前206?西元8),自汉高祖至孺子婴,以长安为都。
(3)孰:谁,哪个。
(4)夜郎侯:汉朝时西南边境,地约当在今贵州省西北部附近一个小国的国王。
(5)盛言:极力称说。
(6)足事亲附:值得从事与之亲善而使其归附。
(7)注意:关注、留意。〔参考数据〕另可参考:《汉书.卷九五.西南夷两粤朝鲜传.西南夷》
近义词:妄自尊大  自高自大  崖岸自高  
反义词:妄自菲薄  自轻自贱  虚怀若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