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付之度外
汉语拼音:fù zhī dù wài
成语含义:义参「置之度外」。见「置之度外」条。
书  证:
01.宋.文天祥〈指南录后序〉:「以小舟涉鲸波,出无可奈何,而死固付之度外矣!」
典故说明:此处所列为「置之度外」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据《东观汉记.卷一.光武帝纪》载,东汉初年,光武帝刘秀虽已匡复汉室,但天下尚未统一,还有许多人据地称王。光武帝花了五年多的时间,总算大致敉平,只剩四川的公孙述和甘肃的隗嚣两股残余势力。公孙述远在蜀中,不易发动攻势;魏嚣表面上向光武帝称臣,并且把儿子送到洛阳任官,表示归顺。因此,光武帝不急于消灭这两股势力,希望能让苦战多年的将士,好好休养生息一番。于是对将领们说:「现在天下已在我们的掌握之中,姑且把消灭魏嚣和公孙述两人的事,置于度外,不加理会吧!」后来「置之度外」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指不放在心上,不加理会。
成语来源:此处所列为「置之度外」之典源,提供参考。#《东观汉记.卷一.光武帝纪》六年,春二月,吴汉下朐城。天下悉定,惟独公孙述1、隗嚣2未平,帝曰:「取此两子置度外3。」乃休诸将,置酒赏赐之。
〔注解〕
(1)公孙述:??西元36,字子阳,东汉扶风茂陵人。王莽末,公孙述据蜀称王,后被东汉光武帝所灭。
(2)隗嚣:音ㄨㄟˇ ㄒ|ㄠ。??西元33,字季孟,东汉成纪人。王莽末,据陇西,称西州上将军,旋属光武,后又叛附公孙述。光武西征,嚣败死。
(3)度:考虑。〔参考数据〕另可参考:《后汉书.卷一三.隗嚣公孙述列传.隗嚣》
参考成语:置之度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