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孤芳自爱
汉语拼音:gū fāng zì ài
成语含义:义参「孤芳自赏」。见「孤芳自赏」条。
书  证:
01.唐.徐铉〈赠泰州掾令狐克己〉诗:「孤芳自爱凌霜处,咏取文公白菊诗。」
典故说明:此处所列为「孤芳自赏」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「孤芳自赏」本来的意思是「孤高的香花,自我欣赏」,这句成语本出于沈约所写的一篇文章。沈约是南朝的重要文学家,历仕宋、齐、梁三朝。齐初,因文才出众,受到爱好文学的竟陵王赏识,而为门下「竟陵八友」之一。后参与萧衍密谋代齐自立,并为萧衍拟即位诏书,因此受到重用。沈约的政治地位极高,久享声望,是当时公推的文坛领袖,《南史》称其为「一代辞宗」。由于沈约历仕三朝,又能仕途顺畅,当时部分士人对他颇有看法,认为他缺乏操守,唯靠附庸帝王,随波逐流而已。但沈约虽位高名重,却笃信佛法,寡少嗜欲,为官清廉,用度节俭,亦非一般汲汲荣利、追名逐臭之辈。在〈谢齐竟陵王教撰高士传启〉中,沈约赞美梁鸿、嵇康等人的品行「就像日月一样的高洁,也像孤高的香花开放在遥远的山林之中」,并以此自勉。后来沈约因得罪梁武帝,忧惧而死,朝议认为沈约文名盛极,欲谥为文侯,独梁武帝认为沈约「情怀不尽」,改谥为隐侯,才符合沈约的行谊。〈谢齐竟陵王教撰高士传启〉的这段文本,似可做为最好的注解。后来「孤芳自赏」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自命清高,自我欣赏。
成语来源:此处所列为「孤芳自赏」之典源,提供参考。南朝梁.沈约〈谢齐竟陵王教撰高士传启〉(据《艺文类聚.卷三七.人部二一.隐逸下》引)是以梁鸿苏伯,记远迹于前;叔夜士安,书高麈于后。虽去取异情,群略殊轸,而独行必彰,斥言罔极。贞操1与日月俱悬,孤芳随山壑2共远。明公得一含道,体二居宗,迹屈岩廊之下,神游江海之上,爱奇商洛,访美东都。
〔注解〕
(1)贞操:贞洁的操守。
(2)山壑:山峰与河谷。
参考成语:孤芳自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