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山穷水绝
汉语拼音:shān qióng shuǐ jué
成语含义:义参「山穷水尽」。见「山穷水尽」条。
书  证:
01.宋.陆游〈冬夜吟〉诗:「造物有意娱诗人,供与诗材次第新。饥鸿病鹤自无寐,山穷水绝谁为邻?」
典故说明:此处所列为「山穷水尽」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「山穷水尽」的意思原本是指山和水都到尽头,根本无法可走了。在北周庾信所写的〈周兖州刺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〉文中就用了「山穷水断」来形容路的尽头。深不可测的溪谷,高耸的断崖,人马皆无法前进,真是走到了山水的尽头。宋代陆游的〈游山西村〉诗:「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」诗里的「山重水复」意思也是一样的。因为后代比较通用是「山穷水尽」,所以陆游这两句诗经常被改为「山穷水尽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」。这句成语的第二个意思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,比喻走投无路的困境。清代蒲松龄写的《聊斋志异.卷一二》中有一则「李八缸」的故事,提到李八缸是一位富翁,因为他喜欢把金子收藏在缸里,所以人家称他做「李八缸」。他在病重的时候,将财产分给两个儿子,哥哥分到八成,弟弟李月生只分到两成。八缸跟月生说,不是他有所偏爱,而是他另外帮月生藏了金子,要等到月生「山穷水尽」的时候才能给他。《聊斋》原文中的「苟不至山穷水尽时,勿望给与也」,用的就是这个意思。所以「山穷水尽」这句成语除无路可前进之外,亦有走投无路的意思。
成语来源:此处所列为「山穷水尽」之典源,提供参考。※北周.庾信〈周兖州刺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〉(据《文苑英华.卷九一九.碑》引)保定三年1,授都督罗州诸军事、罗州刺史,仍领金州兵马,应接上庸公2于文谷路,溪涧峥嵘3,岩崖豁崄4,山穷水断,马束桥飞5,中垺6既开,双城即款7
〔注解〕
(1)保定三年:即西元563年。保定为北周武帝之年号。
(2)上庸公:即陆腾(??西元578),字显圣,北周代人,陆旭之子。北魏末,任通直散骑常侍。及魏分东西,仕东魏,为阳城郡守。魏恭帝三年,爵上庸县公,邑二千户。西魏文帝大统九年,被俘降,宇文泰以其为帐内大都督,领兵镇压各地起事。北周武帝天和四年,累官至江陵总管,后出为泾州总管。卒谥定。
(3)峥嵘:山势高峻突出的样子。
(4)豁崄:音ㄏㄨㄛˋㄒ|ㄢˇ,山谷地势险恶难行。
(5)马束桥飞:桥墩断裂,马匹受到限制,无法通行。
(6)中垺:中城。垺,音ㄈㄨˊ,外城。
(7)款:叩、敲。此指开启。
参考成语:山穷水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