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年高德劭
汉语拼音:nián gāo dé shào
成语含义:年高德劭」之「」,典源作「」。「」通「」。「年高德劭」指年纪大而品德好。语本汉.扬雄《法言.孝至》。△「德高望重
用法说明:
【语义说明】指年纪大而品德好。褒义。
【使用类别】用在「品德高尚」的表述上。
【例  句】
01、王老先生年高德劭,颇受人尊敬。
02、来宾当中,张老先生年高德劭,理当上坐。
03、这位年高德劭的教授,学养精深,深受学生们的敬重。
04、王婆婆年高德劭,邻里间的大小纠纷都有赖她来解决。
05、这位望重士林、年高德劭的教授来到本校演讲,所有学生都争着出席演讲会。
06、每年端午节的龙舟竞渡,都先由年高德劭者带领祭拜点睛,然后才开始精采的划船比赛。
书  证:
01.明.张四维《双烈记.第二出》:「终南山有一隐士,年高德劭,时望所尊,人皆称为陈公。」
02.《清史稿.卷八九.礼志八》:「律令,凡乡饮酒,序长幼,论贤良,别奸顽。年高德劭者上列,纯谨者肩随。」
典故说明:「年高德劭」原作「年高德邵」。扬雄,字子云,西汉成都人。《法言》是扬雄拟《论语》而作,始于〈学行〉篇,终于〈孝至〉篇。孔子曾说:「君子有三戒:『少之时,血气未定,戒之在色;及其壮也,血气方刚,戒之在斗;及其老也,血气既衰,戒之在得。』」意思是说:年少时,血气还没有稳定,要避免贪恋女色;到了壮年,血气方刚,要避免争强好斗;到了老年,血气已经衰竭,要避免贪得无厌。扬雄在〈孝至〉篇中也有一段记载:「吾闻诸传,老则戒之在得。年弥高而德弥邵者,是孔子之徒与?」意思是说:人到了老年,要警惕自己,谨言慎行,不可贪得无厌。能够做到年纪越大且德行修养越受人敬重,便可说是孔子言论的信奉者了。后来「年高德劭」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指年纪大而有德望。出现「年高德劭」的书证如明.张四维《双烈记.第二出》:「终南山有一隐士,年高德劭,时望所尊,人皆称为陈公。」
成语来源:汉.扬雄《法言.孝至》吾闻诸传,老则戒之在得。年弥1高而德弥邵2者,是孔子之徒与?
〔注解〕
(1)弥:更加。
(2)邵:美好。通作「劭」。
近义词:德高望重  齿德俱尊  
参考成语:年高德邵  德邵年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