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无孔不钻
汉语拼音:wú kǒng bù zuān
成语含义:义参「无孔不入」。见「无孔不入」条。
书  证:
01.清.平步青《霞外攟屑.卷六.宿迁县志》:「人情牟利,无孔不钻。」
典故说明:此处所列为「无孔不入」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「无孔不入」就是任何空隙没有不钻进去的,在清朝李鉴堂《俗语考原》记载了苏东坡曾自喻如:「水银泻地,无孔不入。」以说明他无所不通达。要了解这个比喻,得从金银的性质了解起。水银这种物质,表面张力很大,比水的表面张力大七倍,一杯水倒在地上时会趋向成一滩水的状态,相反水银却会趋向形成水银滴,而且一遇孔隙便滚动而入,所以说「无孔不入」。这句话也可以写成「水银泻地,无窍不入」,例如:清代方苞编了《正嘉四书文》一书,在卷四中收录了归有光的文章,其中论述到《中庸》的「喜怒哀乐之未发」,就说他读了宋人「五子书」,融洽贯串,拿起笔写下心得,有如「水银泻地,无窍不入」。后来「无孔不入」自行独立成一句成语,原本是无所不通达的意思,后转用以讥讽人善于钻营,有机会就钻。
成语来源:此处所列为「无孔不入」之典源,提供参考。※清.李鉴堂《俗语考原.无孔不入》水银泻地,无孔不入。苏东坡自言其无所不达也。今俗以喻人之善钻营者。
参考成语:无孔不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