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望眼欲穿
汉语拼音:wàng yǎn yù chuān
成语含义:眼睛都快望穿了,形容盼望极其深切。※#语或本唐.杜甫〈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〉诗。△「望穿秋水
用法说明:
【语义说明】形容盼望极其深切。
【使用类别】用在「殷切期盼」的表述上。
【例  句】
01、公车久候不来,真是让人望眼欲穿,好生无奈。
02、落花有意,流水无情,即使你望眼欲穿,也是徒然自苦而已。
03、自从儿子离家出国留学后,她每天都望眼欲穿,盼望他能早日学成回来。
04、古人说:「一日不见,如隔三秋。」真是一语道尽了恋人望眼欲穿的哀愁。
05、妹妹好一阵子没接到男友的信了,难怪她每天望眼欲穿地等着邮差快点出现。
06、自从海难消息传来,老夫妻俩就日日倚门等待,望眼欲穿,一心盼着儿子奇迹似地出现。
书  证:
01.明.西湖居士《明月环.第一六出》:「他枉自贼义败伦,我小姐全节保名,若不是当面质证,你与小姐怀疑两下生嫌衅,小姐望眼欲穿,老身去回复小姐去也。」
02.清.洪亮吉〈袁大令以辛亥除日复作告存诗七首索和戏加二绝奉答〉诗其四:「告存才接七篇诗,此语宾朋喜可知。谁识仙山楼阁□,有人望眼欲穿时。」
03.清.王韬《淞滨琐话.卷一一.瑶池仙梦记下》:「痴立门外,俟其回来,流连移晷,望眼欲穿,而竟杳然。」
典故说明:杜甫,字子美,唐河南巩县人,是唐代文学史上了不起的诗人。他自小好学,七岁便能作诗,二十岁后漫游各地,于洛阳认识李白。杜甫客居长安十年,郁郁不得志,仕途失意而过着贫困的生活。安史乱后,杜甫投奔肃宗,任左拾遗,后因直谏被贬华州,不久弃官移居成都,筑草堂于浣花溪旁,世称「浣花草堂」。后来投靠剑南节度使严武,担任检校工部员外郎,后世因称为杜工部。严武死,他失去凭借,又再度过着流离颠沛的生活。后来他携家离开四川欲投靠亲戚,途中病卒于岳阳,享年五十八岁。有《杜少陵集》。这首〈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〉诗,是杜甫送好友贾至及严武的诗。当时贾至因事被贬岳州司马,严武也因事被贬巴州刺史,杜甫借此诗表示对友人遭贬的惋惜。诗中并且自伤失官穷老的凄凉,与旧友分散各地的苦闷,因此每日盼望与老友相见,眼睛都快望穿了。诗中的「眼穿」和「肠断」都是一种夸饰的修辞技巧,「肠断」表示极度的伤心,「眼穿」表示极度的盼望。后来「望眼欲穿」这个成语可能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盼望极其深切。
成语来源:※#唐.杜甫〈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〉诗(据《全唐诗.卷二二五.杜甫》引)1衡岳啼猿里,巴州鸟道边。故人俱不利,谪宦两悠然。……每觉升元辅2,深期列大贤。秉钧3方咫尺,铩翮4再联翩5。禁掖6朋从改,微班性命全。青蒲7甘受戮,白发竟谁怜?弟子贫原宪8,诸生老伏虔9。师资谦未达,乡党敬何先?旧好肠堪断,新愁眼欲穿。翠干危栈竹,红腻小湖莲。贾笔论孤愤,严诗赋几篇?定知深意苦,莫使众人传。
〔注解〕
(1)典故或见于唐.白居易〈江楼夜吟元九律诗成三十韵〉诗。
(2)元辅:朝廷重臣,亦专指宰相。
(3)秉钧:比喻执掌国政。「秉」,执持;「钧」,制作陶器所用的转轮。
(4)铩翮:ㄕㄚ ㄏㄜˊ。折伤羽茎,比喻不得志。
(5)联翩:形容连续不断的样子。
(6)禁掖:宫中旁殿,亦泛称宫廷。
(7)青蒲:指天子内庭。因其地上有青色蒲席,故称青蒲。
(8)原宪:西元前515??,字子思,又称原思,春秋鲁人,一说宋人。孔子弟子,清静守节,安贫乐道,孔子相鲁时,尝为邑宰,后隐于卫。
(9)伏虔:即服虔,初名重,又名祇,字子慎,生卒年不详。东汉河南人。以经学着,曾任九江太守,撰有《春秋左氏传解》,曾以《左传》驳难今文经学家何休。〔参考数据〕唐.白居易〈江楼夜吟元九律诗成三十韵〉诗(据《全唐诗.卷四四○.白居易》引)顾我文章劣,知他气力全。工夫虽共到,巧拙尚相悬。各有诗千首,俱抛海一边。白头吟处变,青眼望中穿。酬答朝妨食,披寻夜废眠。老偿文债负,宿结字因缘。每叹陈夫子,常嗟李谪仙。名高折人爵,思苦减天年。不得当时遇,空令后代怜。相悲今若此,湓浦与通川。
近义词:望穿秋水  眼穿肠断  
反义词:不闻不问  无动于衷  漠不关心  漠然置之  
参考成语:望眼应穿  望眼穿  望眼将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