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棒喝当头
汉语拼音:bàng hè dāng tóu
成语含义:义参「当头棒喝」。见「当头棒喝」条。
书  证:
01.清.杨潮观《吟风阁杂剧.换扇巧逢春梦婆》:「一谜价蒲团困坐,只等着暮钟敲破。挨不过,要棒喝当头稍可。」
典故说明:此处所列为「当头棒喝」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唐僧临济义玄禅师,曹州南华人。早年跟从黄檗希运禅师出家,曾经三次向黄檗请教说:「什么是佛法的大意?」结果三次都遭到棒打,于是认为「自恨障缘,不得深旨」,而向黄檗告辞,黄檗就指点他到高安滩头请教大愚禅师。临济见到大愚后就告诉他三次发问三次被打的经过,并且问:「我是不是犯了什么过错?」大愚就说:「黄檗只是好心的想帮你领悟佛法大意,你怎么反而在寻找自己有没有过错?」临济听了当下立即开悟,也因为他是这样悟出佛法的,所以他后来在镇州创建临济禅院,创立了禅宗五大宗之一的临济宗,就以「棒」、「喝」的方式来启发弟子开悟佛法。「喝」的施用是临济自创的,他开悟后回到黄檗的身边,只要黄檗以棒打开示弟子时,他就在一旁大喝助阵。典源所节录的就是一则临济开示弟子的故事。曾经有僧人问:「什么是佛法大意?」临济就举起拂子,先是身旁的僧人大喝一声,接着他就打下去。又问,临济就又举起拂子,身旁僧人又喝,他也喝。又要再问,临济就又打下去。后来这个故事浓缩成「当头棒喝」,用来比喻使人立即醒悟的警示。
成语来源:此处所列为「当头棒喝」之典源,提供参考。《五灯会元.卷一一.临济义玄禅师》上堂,僧问:「如何是佛法大意?」师竖起拂子1,僧便喝,师便打。又僧问:「如何是佛法大意?」师亦竖拂子,僧便喝,师亦喝。僧拟议,师便打,乃曰:「大众!夫为法者,不避丧身失命。我于黄檗先师处,三度问佛法的的大意,三度被打,如蒿枝拂相似。如今更思一顿,谁为下手?」时有僧出曰:「某甲下手。」师度与拄杖,僧拟接,师便打。
〔注解〕
(1)拂子:驱除蚊蝇的用具。禅家喜以拂子作为庄严具,住持等手持拂子上堂为大众说法,即所谓「秉拂」,所以拂子即为说法的象征。拂,音ㄈㄨˊ。
参考成语:当头棒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