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楼台近水
汉语拼音:lóu tái jìn shuǐ
成语含义:义参「近水楼台」。见「近水楼台」条。
书  证:
01.宋.陈与义〈寺居〉诗:「楼台近水涵明鉴,草树连空写素屏。」
02.清.梁章巨《楹联续话.卷二.廨宇》:「得月快争先,共仰楼台近水;望风齐向上,欣看冠佩如云。」
典故说明:此处所列为「近水楼台」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宋朝的范仲淹的个性刚直温和,他曾说过︰「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」视国家社会的福祉为己任,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。他不但直言敢谏,重用贤能,而且乐于提拔有才能的下属。当他出任杭州知州的时候,许多旧日的部属都因为得到他的荐举,而受到重用。其中有个名叫苏麟的巡检,他看到许多同僚被提拔,唯独自己没有受到范仲淹的赏识,感到不是滋味。有天,苏麟写了一首诗送给范仲淹,其中有两句诗是︰「近水楼台先得月,向阳花木易为春。」意思就是说︰靠近水边的楼台,可以先从水面的倒影看到月亮;春天来临,草木欣欣向荣,但面对着阳光生长的花树却更能成长茁壮。看来好像是在讲草木和月亮,其实是在暗示︰「在大人身边的人都受到您的提拔,却唯独我没有啊!」范仲淹看了立刻明白他的意思,便为苏麟荐举了一个理想的职位。后来「近水楼台」演变为成语,就用来比喻占得地利之便,先得机会。
成语来源:此处所列为「近水楼台」之典源,提供参考。宋.俞文豹《清夜录.卷五○》范文正公12钱塘3,兵官皆被荐4,独巡检5苏麟不见录6,乃献诗云:「近水楼台先得月,向阳花木易为春7。」公即荐之。
〔注解〕
(1)范文正公:范仲淹(西元989?1052),字希文。宋名臣,吴县人,为秀才时即以天下为己任,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,元昊反,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,号令严明,夏人不敢犯,羌人称为「龙图老子」,夏人称为「小范老子」。喜好弹琴,然平日只弹〈履霜〉一曲,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。卒谥文正。
(2)镇:镇守。当时范仲淹担任杭州知州。
(3)钱塘:指杭州,位于钱塘江下游北岸,为大运河的起点。南倚吴山,西临西湖,灵秀甲于全国,商业繁盛。
(4)荐:推举。
(5)巡检:职官名。宋时设置于沿边或关隘要地的官员。或管数州数县,或管一州一县,以武臣为之,掌兵捕盗,受州县指挥。
(6)录:采纳、采取。
(7)易为春:指向着太阳的花木更容易生长茁壮。春,生长。
参考成语:近水楼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