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殊途同归
汉语拼音:shū tú tóng guī
成语含义:殊途同归」之「」,典源作「」。「」通「」。比喻采取的方法虽不同,所得的结果却相同。语本《易经.系辞下》。△「异曲同工
用法说明:
【语义说明】比喻采取的方法虽不同,所得的结果却相同。
【使用类别】用在「效果相同」的表述上。
【例  句】
01、我们追求的目标一致,所以不论采用何种方法,最后都是殊途同归。
02、许多宗教的信仰方式虽有不同,但其教义殊途同归,都是劝人为善。
03、只要目的地相同,无论搭乘陆运、空运或航运,最后都可殊途同归,到达同一地方。
04、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,不管我们从那个入口走上步道,都可以殊途同归,到达顶端的凉亭。
05、数学演算题的特点就在于:解题方法虽然不同,但最后的答案一定只有一个,只要演算正确,就可殊途同归。
06、老师们教学的方式虽然巧妙各有不同,但是宗旨都在让学生了解课文,只要目的达到了,就可说是殊途同归。
书  证:
01.晋.葛洪《抱朴子.外篇.逸民》:「在朝者陈力以秉庶事,山林者修德以厉贪浊,殊途同归,俱人臣也。」
02.《五灯会元.卷一○.定山惟素山主》:「各各施设不同,又作么生会?法无异辙,殊途同归。」
03.《明史.卷三三.历志三》:「按《授时历》于七政盈缩,并以垛积招差立算,其法巧合天行,与西人用小轮推步之法,殊途同归。」
04.清.钱谦益〈袁祈年字田祖说〉:「古之人所以驰骋于文章,枝分流别,殊途而同归者,亦曰各本其祖而已矣。」
05.清.魏源《默觚上.学篇一一》:「是以君子之学,先立其大而小者从令,致专于一,则殊途同归。」
典故说明:「殊途同归」原作「同归殊涂」。孔子说:「天下的事物,有什么可以困扰忧虑?天下万物同归于一个好的理想目标,虽然有百种不同的思虑,采用的方法不同,但所得到的结果都是相同的。」后来「殊途同归」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采取的方法虽不同,所得的结果却相同。
成语来源:《易经.系辞下》《易》曰:「憧憧往来,朋从尔思。」子曰:「天下何思何虑?天下同归而殊涂1,一致而百虑。天下何思何虑!日往则月来,月往则日来,日月相推而明生焉;寒往则暑来,暑往则寒来,寒暑相推而岁成焉。往者屈也,来者信也,屈信相感而利生焉。尺蠖之屈,以求信也;龙蛇之蛰,以存身也;精义入神,以致用也;利用安身,以崇德也。过此以往,未之或知也。穷神知化,德之盛也。」
〔注解〕
(1)殊涂:不同的道路。涂,通「途」,道路。
近义词:异曲同工  百虑一致  
反义词:分道扬镳  本同末异  背道而驰  南辕北辙  
参考成语:同归殊涂  异趣同归  异路同归  殊路同归  同归殊途  异途同归  殊涂同会  殊涂同致  殊涂一致  殊涂同归  异轸同归  殊方同致  殊致同归  殊辙同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