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滔滔不竭
汉语拼音:tāo tāo bù jié
成语含义:义参「滔滔不绝」。见「滔滔不绝」条。
书  证:
01.《乐府诗集.卷一二.郊庙歌辞一二.汉宗庙乐舞辞.积善舞》:「饮福受胙,舞降歌迎。滔滔不竭,洪惟水行。」(源)
02.五代周.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.卷下.走丸之辩》:「张九龄善谈论,每与宾客议论经旨,滔滔不竭,如下走丸也。时人服其俊辩。」
典故说明:此处所列为「滔滔不绝」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「滔滔不绝」原作「滔滔不竭」。〈积善舞〉是汉代天子祭祀神明祖先,所演奏的宗庙乐舞歌辞,后来为宋代郭茂倩收录于《乐府诗集》中。歌辞的内容大概如下:祭祀的献礼是如此的芳香美好,而祖先遗德也是如此的光显耀眼。以蛇为祭品,禀告赤帝神农氏,并用龟壳来占卜,希望得到「大横」这个卜兆。期盼来年祖先神灵能够广施恩泽,使万事齐备,国家繁荣,政通人和。敲打演奏乐器来侍奉您,且以满溢的美酒,和烧烤烹煮过的美食,作为祭祀的供品。用歌曲、舞蹈来欢迎,并祈求神灵降福,像奔流不停的大水,连续不断,永远不竭。文献原来用「滔滔不竭」,竭是尽的意思。后来演变成「滔滔不绝」,绝是中断的意思。「滔滔不绝」用来形容说话连续不断。较早的书证如《荡寇志.第三二回》:「张继问起曹州攻取之法,成英反复议论,滔滔不绝,口若悬河,张继一毫不懂,连声称是而已。」
成语来源:此处所列为「滔滔不绝」之典源,提供参考。#《乐府诗集.卷一二.郊庙歌辞一二.汉宗庙乐舞辞.积善舞》1黍稷斯馨,祖德惟明。蛇告赤帝,龟谋大横。云行雨施,天成地平。造我家邦,斡我璿衡。陶匏在御,醍盎惟精。或戛或击,载炮载烹。饮福受胙2,舞降歌迎。滔滔3不竭,洪4惟水行。
〔注解〕
(1)典故或见于南朝宋.鲍照〈登大雷岸与妹书〉。
(2)饮福受胙:指能受神明庇佑降福。胙,音ㄗㄨㄛˋ,祭祀所用的肉。
(3)滔滔:水流滚滚不绝的样子。
(4)洪:盛大。〔参考数据〕南朝宋.鲍照〈登大雷岸与妹书〉(据《鲍参军集.卷二》引)西则回江永指,长波天合。滔滔何穷,漫漫安竭!创古迄今,舳舻相接。思尽波涛,悲满潭壑。烟归八表,终为野尘。而是注集,长写不测,修灵浩荡,知其何故哉!
参考成语:滔滔不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