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牛刀小试
汉语拼音:niú dāo xiǎo shì
成语含义:比喻有大才能,在小事上施展。#语本宋.苏轼〈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〉诗四首之一。△「割鸡焉用牛刀
用法说明:
【语义说明】比喻有大才能,在小事上施展。
【使用类别】用在「小露长才」的表述上。
【例  句】
01、做这点事情,对他来说真是牛刀小试。
02、这道菜是大厨师的牛刀小试,口味果然不同凡响!
03、刚才的魔术,只是大师的牛刀小试,下面还有更精彩的表演。
04、他是一个辩论高手,今天参加这场小型辩论会,不过牛刀小试罢了。
05、小明的成绩一向很好,这次参加仿真考,对他来说不过是牛刀小试。
书  证:
01.宋.许应龙〈代贺察院启〉:「儒林挺秀,士萼交辉。早擢第于太常,旋驰声于宦路,牛刀小试,游刃恢恢。」
02.宋.洪适《盘洲文集.卷七二.众官祭罗通判文》:「惟公萤窗种学,足用三冬。……登名鴈塔,腾誉儒林。牛刀小试,卓鲁销声。」
03.金.路铎〈题邹公所藏渊明归去来图〉诗:「牛刀小试义熙前,一日怀归岂偶然?」
04.元.吴澄〈次韵程簿〉诗:「鼇石真堪砺,牛刀小试初。已闻三月政,更看一年余。」
05.元.路铎〈题邹公所藏渊明归去来图〉诗:「牛刀小试义熙前,一日怀归岂偶然。有意侯君门外柳,无机还我酒中天。
06.明.杨荣《文敏集.卷五.歌行.送瓯宁大尹章文郁复任》;「章君自是钱唐彦,早入成均与髦选。骥足高腾回出群,牛刀小试初为县。」
07.明.无名氏《寻亲记.第一○出》:「两袖天香下九重,牛刀小试宰华风。」
典故说明:「牛刀」是指宰牛用的大刀,语出《论语.阳货》。孔子的学生子游在鲁国的武城当官,以礼乐教化百姓,因此城内一片祥和。有次孔子来到武城,看到学生子游的政绩斐然,便笑道:「割鸡焉用牛刀?」意思是说︰治理武城这样的小地方,需要靠礼乐教化这样大费周章吗?子游听了便回答说:「我从前听老师说:『在上位的人学了礼乐,就懂得爱护百姓;在下位的人学了礼乐,便容易听从治理。』」孔子听了子游的话,就说:「弟子们!子游的话是对的,我刚刚说的只是开玩笑罢了!」后来「牛刀」便被用来比喻人富有大材。北宋时,苏轼的好友欧阳修之孙欧阳宪要去韦城赴任主簿一职,「主簿」是主管文书簿籍及印鉴的地方小官,而韦城也只是一个小地方。苏轼认为,以欧阳宪的才学却屈就于这样的职位,实在是大材小用,便写了一首诗送他,诗中有「读遍牙签三万轴,却来小邑试牛刀」句,便是说欧阳宪学识渊博,却只能在这小地方试身手。后来「牛刀小试」这句成语,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比喻有大才能,在小事上施展。
成语来源:#宋.苏轼〈送欧阳主簿1赴官韦城〉诗四首之一(据《苏轼诗集.卷三四》引)2凤雏骥子日相高,白发苍颜笑我曹。读遍牙签三万轴3,却来小邑试牛刀。
〔注解〕
(1)欧阳主簿:指欧阳修之孙欧阳宪,北宋人,生卒年不详,元祐中授滑州韦城县主簿。主簿,职官名,为汉代以来通用的官名,主管文书簿籍及印鉴,中央机关及地方郡、县官府皆设有此官。
(2)典故或见于金.路铎〈题邹公所藏渊明归去来图〉诗。
(3)牙签三万轴:形容人读书极多。牙签,藏书者于书函上所缀的牙制签牌,上标书名,以备检取,此用以泛称书籍。〔参考数据〕金.路铎〈题邹公所藏渊明归去来图〉诗(据《乾坤正气集.卷五》引)牛刀小试义熙前,一日怀归岂偶然?有意候君门外柳,无机还我酒中天。贞姿佳菊秋霜里,真意南山夕鸟边。善学展禽惟此老,万人海里小斜川。
近义词:小试锋芒  
反义词:大显身手  大显神通  
参考成语:试牛刀  小试牛刀  小试割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