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畅所欲言
汉语拼音:chàng suǒ yù yán
成语含义:痛痛快快、毫无顾忌地把想说的话全部讲出来。语本宋.黄庭坚〈与王周彦长书〉。
用法说明:
【语义说明】痛痛快快、毫无顾忌地把想说的话全部讲出来。
【使用类别】用在「言谈畅快」的表述上。
【例  句】
01、朋友之间可以畅所欲言,不须顾忌太多。
02、民主国家的国民,人人都能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对政府的意见。
03、由于规划得宜,这次的讨论会大家都能踊跃提问,畅所欲言。
04、召开本次会议,就是希望大家能都畅所欲言,充分沟通意见。
05、每个人都能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心声,这是本次会议的特色。
书  证:
01.明.李清《三垣笔记.卷上.崇祯》:「熊司副开元请对,意在攻周辅延儒,故请屏人,诸臣请退,皆允之,惟延儒等请退,则谕止之,故开元不能畅所欲言。」
02.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.卷一一.经部.书类一.五诰解》:「喜穿凿字义为新奇之论,措辞亦迂曲委重,未能畅所欲言。」
03.清.李渔《闲情偶寄.卷三.词曲部.宾白四.语求肖似》:「填词一家,则惟恐其蓄而不言,言之不尽。是则是矣,须知畅所欲言,亦非易事。」
04.清.方苞〈游丰台记〉:「畅所欲言,举酒相属,向夕犹不能归。」
典故说明:「畅所欲言」原作「尽所欲言」。「畅」和「尽」,都有尽情的意思。黄庭坚在〈与王周彦长书〉一文中写到周彦的文章承习自儒家,他的文采和人一样美好不凡,儒雅有礼,这是得自于上天的厚爱。将来,人们一定会同意我的看法,并认为我的这些言论是有远见的。但是纸张都写完了,还是不能尽情地将心里所想说的话全部讲出来,只好请你自行决断。后来「畅所欲言」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指痛痛快快、毫无顾忌地把想说的话全部讲出来。出现「畅所欲言」的书证如明.李清《三垣笔记.卷上.崇祯》:「熊司副开元请对,意在攻周辅延儒,故请屏人,诸臣请退,皆允之,惟延儒等请退,则谕止之,故开元不能畅所欲言。」即指熊开元当着周辅延儒的面,不能毫无顾忌地把想说的话全部讲出来。
成语来源:宋.黄庭坚〈与王周彦长书〉(据《豫章先生遗文.卷三》引)七月戊辰某敬报周彦贤良足下:成都吕元钧,某之故人也。解梓州而遇诸途,能道荣川土地风气之常。尝问之曰:「亦有人焉?」元钧曰:「里人王周彦者,读书好学而有高行。……」其地与蛮夷唇齿,其俗以奔薄相尚,尊爵禄而贵衣冠,乃有周彦者,其古人之流乎!岂不卓然独立于一世哉?……周彦1其稽2孔、孟之学3而学其文,则文质彬彬4,诚乎自得于天者矣!异日,将以我为知言也。纸穷不能尽所欲言,惟高明裁5
〔注解〕
(1)周彦:王周彦,宋朝人,与黄庭坚相善,生卒年不详。
(2)稽:音ㄐ|,考证、考核、查考。
(3)孔、孟之学:以孔子、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。为我国的思想正统。
(4)文质彬彬:文采和实质均备,配合谐调。形容人举止文雅有礼。见「文质彬彬」。
近义词:言无不尽  直抒己见  
反义词:吞吞吐吐  欲言又止  欲语还休  
参考成语:尽所欲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