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纸醉金迷
汉语拼音:zhǐ zuì jīn mí
成语含义:绚丽灿烂的金饰纸光令人迷醉。形容绚烂夺目。语本宋.陶谷《清异录.卷下.居室门.金迷纸醉》。后用「纸醉金迷」比喻奢侈浮华的享乐生活。△「灯红酒绿
用法说明:
【语义说明】比喻奢侈浮华的享乐生活。
【使用类别】用在「侈华靡烂」的表述上。
【例  句】
01、仗着祖先留下的产业,他每天纸醉金迷,不思振作。
02、原本朴实的他,受不了都会纸醉金迷的诱惑,赔上了光明前途。
03、过惯了纸醉金迷的日子,想要回归平淡,得要有极大的决心才行。
04、继承一笔庞大遗产后,他终日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,一副阔绰少爷模样。
05、当年充斥着纸醉金迷、声色犬马的十里洋场,不知让多少人沉沦,难以自拔。
06、自从交了个有钱的男友,她开始过起纸醉金迷的生活,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。
07、只要想起当年那段荒唐、纸醉金迷的岁月,他就觉得对不起一直陪伴在身边的妻子。
书  证:
01.清.梁绍壬《两般秋雨盦随笔.卷三.京师梨园》:「首善繁华之地,太平歌舞之时,几处旗亭,能讴水调,谁家箫鼓,不按凉州。既纸醉以金迷,复花交而锦错。」
02.清.梁章巨《浪迹丛谈.卷一一.人日叠韵诗其四》:「纸醉金迷地,风柔月大天。」
03.《孽海花.第七回》:「一同下船,见船上扎着无数五色的彩球,夹着各色的鲜花,陆离光怪,纸醉金迷,舱里却坐着袅袅婷婷花一样的人儿,抱着琵琶弹哩。」
04.《近十年之怪现状.第三回》:「说话之间,众局陆续都到了,一时管弦嘈杂,钏动钗飞,纸醉金迷,灯红酒绿,直到九点多钟,方才散席。」
典故说明:「纸醉金迷」原作「金迷纸醉」。唐昭宗时,有个专门医治毒疮的医生孟斧,他时常出入王宫为皇室成员治病,当时对宫室建筑留下深刻的印象。后来他隐居蜀中时,特别将一个小房间布置得窗明几净,使用的器物都粘贴金纸,金光四射,十分耀眼。有人亲眼看过,回去后跟人说:「在这个房间歇息,会让人沉醉在绚烂夺目的光彩之中。」后来「纸醉金迷」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奢侈浮华的享乐生活。
成语来源:宋.陶谷《清异录.卷下.居室门.金迷纸醉》痈医1孟斧,昭宗2时常以方药3入侍。唐宋4,窜居5蜀中,以其熟于宫故,治6居宅,法度奇雅。有一小室,窗牖焕明7,器皆金纸,光莹四射,金采夺目。所亲见之,归语人曰:「此室暂憩8,令人金迷纸醉。」
〔注解〕
(1)痈医:专门医治痈症的医生。痈,音ㄩㄥ,毒疮。
(2)昭宗:唐昭宗李晔(西元867?904)。后受制于宣武节度使朱温,旋为其所杀。
(3)方药:药方与药物。
(4)唐宋:可能是指五代后唐至赵匡胤创建宋朝间的这段时间。
(5)窜居:隐居。窜,音ㄘㄨㄢˋ。
(6)治:修建。
(7)窗牖焕明:窗户明亮。牖,音|ㄡˇ,窗户。
(8)憩:音ㄑ|ˋ,歇息。
近义词:花天酒地  灯红酒绿  
参考成语:金迷纸醉  金迷粉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