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色飞眉舞
汉语拼音:sè fēi méi wǔ
成语含义:义参「眉飞色舞」。见「眉飞色舞」条。
书  证:
01.清.杨复吉《梦阑琐笔.蔡璹》:「步月山坞,忽闻清音,令人色飞眉舞。」
02.清.赵翼《瓯北诗话.卷九.吴梅村诗》:「其他闲情别趣,如〈松鼠〉、〈石公山〉、〈缥缈峰〉、〈王郎曲〉,摹写生动,几于色飞眉舞。」
典故说明:此处所列为「眉飞色舞」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「眉飞色舞」一语,形容一个人喜悦得意的神情。这句成语到了清代,普见于一般文章、小说,典源难辨。如梁章巨的《浪迹丛谈》,提到少穆尚书赠联,他当时正在编《楹联余话》,因为可以增添此一美谈,不禁「眉飞色舞」。《官场现形记.第一回》提到王乡绅和王孝廉两人对谈。王乡绅提到自己当年如何准备科考,为了记熟《制艺引全》的文章是如何地辛苦。王孝廉听后,说这真应了那句:「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」的话。王乡绅听孝廉如此推崇,当然非常高兴得意,自然也就「眉飞色舞」起来。
成语来源:此处所列为「眉飞色舞」之典源,提供参考。※清.梁章巨《浪迹丛谈.卷二.少穆尚书赠联》时陕、甘捐输之事,少穆尚书主之,余作手函恳其照拂,捐事已成,少穆复书相贺,中有「喆嗣以二千石洊登通显,台端以八十翁就养湖山」云云,余谢不敢当,而心艳其语,嘱少穆就此演成长联,将悬挂于武林寓斋,以为光宠。甫逾月,少穆果手制二十八字长联见寄,并缀以长跋,词翰双美,感愧交并。时方辑录《楹联余话》1,得此又增一美谈,不禁眉飞色舞也。句云:「曾从二千石起家,衣钵新传贤子弟;难得八十翁就养,湖山旧识老诗人。」
〔注解〕
(1)《楹联余话》:书名。清人梁章巨著,中收有许多名家之作。楹联,悬于门旁或柱子上的对联。楹,音|ㄥˊ。
参考成语:眉飞色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