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蓬头垢面
汉语拼音:péng tóu gòu miàn
成语含义:形容人头发散乱、面容肮脏的样子。语本《汉书.卷九九.王莽传上》。△「不修边幅
用法说明:
【语义说明】形容人头发散乱、面容肮脏的样子。贬义。
【使用类别】用在「仪表不雅」的表述上。
【例  句】
01、蓬头垢面地出席正式场合,是很失礼的事。
02、他蓬头垢面,脸没洗,牙没刷,就赶去上课了。
03、她失恋后,总是蓬头垢面,再也提不起劲打扮了。
04、禁不起失败的打击,他整天蓬头垢面,失魂落魄。
05、为了突破演技,他在新戏里饰演一个蓬头垢面的流浪汉。
06、破产后,他蓬头垢面,一身褴褛,完全看不出来之前曾是个挥金如土的富家子。
书  证:
01.《魏书.卷三二.封懿列传》:「君子整其衣冠,尊其瞻视,何必蓬头垢面,然后为贤。」
02.北齐.颜之推《颜氏家训.风操》:「子则草
典故说明:「蓬头垢面」原作「乱首垢面」。《汉书.卷九九.王莽传上》记载,汉成帝阳朔年间,王莽的伯父大将军王凤生病,他在一旁服侍时,药都是自己尝过后才端给王凤喝,也无心整理容貌,任由头发散乱、脸面污秽,一连几个月都没脱衣服上床休息。后来「蓬头垢面」这句成语,就从这里原文的「乱首垢面」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人头发散乱、面容肮脏的样子。
成语来源:《汉书.卷九九.王莽传上》王莽字巨君,孝元皇后之弟子也。元后父及兄弟皆以元、成世封侯,居位辅政,家凡九侯、五大司马,语在〈元后传〉。唯莽父曼蚤死,不侯。莽群兄弟皆将军五侯子,乘时侈靡,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,莽独孤贫,因折节为恭俭。受《礼经》,师事沛郡陈参,勤身博学,被服如儒生。事母及寡嫂,养孤兄子,行甚敕备。又外交英俊,内事诸父,曲有礼意。阳朔1中,世父2大将军凤3病,莽4侍疾,亲尝5药,乱首6垢面7,不解衣带连月。凤且死,以托太后及帝,拜为黄门郎,迁射声校尉。
〔注解〕
(1)阳朔:汉成帝的年号(西元前24?前21)。
(2)世父:称谓。称嫡长的伯父。今用为伯父的通称。
(3)凤:即王凤(??西元前22),字孝卿,汉东平陵人。孝元皇后兄长。成帝立,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。王氏子弟分别位居要津,掌握朝政,至王莽代汉,创建新朝。
(4)莽:即王莽(西元前45?西元23),字巨君,汉东平陵人。孝元皇后的姪儿。先为大司马,以恭俭收人望,平帝立,元后临朝称制,委政于莽,号安汉公。后假禅让之名,篡汉自立,国号新,法令烦苛,光武起兵讨之,王莽兵败被杀,在位十五年。
(5)尝:同「尝」,辨别滋味。
(6)乱首:头发散乱。
(7)垢面:污秽不洁的面容。
近义词:不修边幅  披头散发  首如飞蓬  
反义词:衣冠楚楚  容光焕发  
参考成语:乱首垢面  蓬首垢面  面垢头蓬  头蓬面垢  垢面蓬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