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轻描淡染
汉语拼音:qīng miáo dàn rǎn
成语含义:义参「轻描淡写」。见「轻描淡写」条。
书  证:
01.明.祁彪佳《远山堂曲品.能品.弄珠楼》:「轻描淡染,不欲一境落于平实。」(源)
典故说明:此处所列为「轻描淡写」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「轻描淡写」原作「轻描淡染」。指着力不多的描绘或叙述。见于明代祁彪佳《弄珠楼》曲的评论。祁彪佳(西元1602?1645),明末浙江山阴人,字弘吉,号虎子,是明代的戏曲理论家、剧作家。清兵入关次年杭州陷落,他开始绝食,后自沉于池中殉国。其父是一位藏书家,藏书丰富,其中尤以戏剧作品搜罗最多。祁彪佳通晓声律,善唱曲,也喜爱看戏,还以家藏的杂剧和传奇作品,撰写了杂剧剧评《远山堂剧品》和传奇剧评《远山堂曲品》,是研究明代戏剧的重要文献。祁彪佳在《远山堂曲品》中将自己所收的传奇剧目分为妙、雅、逸、艳、能、具六品,另有杂调一类,专收弋阳诸腔剧目。他在评论戏曲《弄珠楼》时,提到它的特色是着力不多的描绘和叙述手法,不让情境落于平实。后来「轻描淡写」这句成语可能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言论或写作时,避开关键,将重点轻轻带过。
成语来源:此处所列为「轻描淡写」之典源,提供参考。※明.祁彪佳《远山堂曲品.能品.弄珠楼》(据《中国古典戏曲论着集成.第六册》引)轻描淡染,不欲一境落于平实。但姓名之错认,创于《拜月》,遂多为不善曲者所袭。无功今之作手,何不别寻结搆耶?
参考成语:轻描淡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