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非马非驴
汉语拼音:fēi mǎ fēi lǘ
成语含义:义参「非驴非马」。见「非驴非马」条。
书  证:
01.宋.孙觌〈读类说诗〉二首之一:「龟兹堪一笑,非马亦非驴。」
典故说明:此处所列为「非驴非马」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据《汉书.卷九六.西域传下》载:汉朝时西域有个龟兹(ㄑ|ㄡ ㄘˊ)国,国王曾多次来汉朝朝贡,并对汉朝的服饰、礼仪制度非常欣慕。因此,在龟兹国也仿照长安的皇宫建了一座宏大的宫殿。传呼朝拜、撞钟击鼓,一切日常制度,也竭力摹仿汉朝。但西域其他国家看龟兹国王摹仿汉朝,都讥笑说:「像驴又不是驴,像马又不是马。倒是像驴和马杂交生出来的骡子,真是不伦不类!」后来「非驴非马」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事物不伦不类。
成语来源:此处所列为「非驴非马」之典源,提供参考。《汉书.卷九六.西域传下》宣帝时,长罗侯常惠使乌孙还,便宜发诸国兵,合五万人攻龟兹,责以前杀校尉赖丹。龟兹王谢曰:「乃我先王时为贵人姑翼所误,我无罪。」执姑翼诣惠,惠斩之。……后数来朝贺,乐1汉衣服制度,归其国,治宫室,作徼道2周卫3,出入传呼4,撞钟鼓,如汉家仪。外国胡人皆曰:「驴非驴,马非马,若龟兹王5,所谓驘6也。」
〔注解〕
(1)乐:喜爱、喜好。
(2)徼道:禁卫森严的道路。徼,音ㄐ|ㄠˋ。
(3)周卫:周密的防卫。
(4)传呼:封建时代,君王出行时,由侍卫高呼闲人回避的一种威仪。
(5)龟兹王:龟兹国的国王。龟兹,音ㄑ|ㄡ ㄘˊ,汉朝西域国之一。在今新疆省库车、沙雅二县之间。
(6)驘:音ㄌㄨㄛˊ,即骡,为雄驴与雌马交配所生,兼二者之长。耳长、鬃短、蹄小,尾端有一簇毛。体大、结实。耐力及抗病力皆强,力大,可负重行远。
参考成语:非驴非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