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饭坑酒囊
汉语拼音:fàn kēng jiǔ náng
成语含义:义参「酒囊饭袋」。见「酒囊饭袋」条。
书  证:
01.汉.王充《论衡.别通》:「人生禀五常之性,好道乐学,故辨于物。今则不然,饱食快饮,虑深求卧,腹为饭坑,肠为酒囊,是则物也。」(源)
典故说明:此处所列为「酒囊饭袋」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「酒囊饭饱」原作「饭坑酒囊」。东汉王充在他的著作《论衡》中提到,孔子在病中,仍要弟子拿书给他看,如此好学不倦,至死不休,真不愧是百世之圣。人之所以与其他生物不同,称为万物之灵,主要就是因为人类有知识,有文化。如果每天只知吃饭喝酒,「腹为饭坑,肠为酒囊」,那么,和不知礼的野兽有什么不同呢?后来「酒囊饭袋」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讥称只会吃喝,而不会办事的人。
成语来源:此处所列为「酒囊饭袋」之典源,提供参考。汉.王充《论衡.别通》孔子病,商瞿卜期日中。孔子曰:「取书来,比至日中何事乎?」圣人之好学也,且死不休,念在经书,不以临死之故,弃忘道艺,其为百世之圣,师法祖修,盖不虚矣!自孔子以下,至汉之际,有才能之称者,非有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也,不说五经则读书传。书传文大,难以备之。卜卦占射凶吉,皆文、武之道。昔有商瞿,能占爻卦;末有东方朔、翼少君,能达占射复。道虽小,亦圣人之术也,曾又不知。人生禀五常1之性,好道乐学,故辨2于物。今则不然,饱食快饮,虑深求卧,腹为饭坑,肠为酒囊,是则物也。倮虫三百,人为之长。「天地之性人为贵」,贵其识知也。今闭暗脂塞,无所好欲,与三百倮虫何以异?而谓之为长而贵之乎?
〔注解〕
(1)五常:父义、母慈、兄友、弟恭、子孝等五种伦常道德。
(2)辨:分别、判别。
参考成语:酒囊饭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