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骨瘦如豺
汉语拼音:gǔ shòu rú chái
成语含义:义参「骨瘦如柴」。见「骨瘦如柴」条。
书  证:
01.《荡寇志.第三三回》:「腾蛟看那章匪,骨瘦如豺。」
典故说明:此处所列为「骨瘦如柴」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「变文」是唐代时兴起的一种讲唱文学,由散文和韵文交替组成,内容以演绎佛经故事及民间传说、历史故事为主。〈维摩诘经讲经文〉是根据《维摩诘经》的故事,敷衍而成,形式是先引述一段经文,然后边讲边唱,有时几十字的经文,可以铺陈为数千字。内容叙述维摩诘居士生病了,佛佗欲派弟子前往慰问他的病情,但是所有弟子都不敢去,最后文殊菩萨应命前往。文中描述维摩诘居士未生病之前,神情威猛似虎,生病之后变得十分消瘦,骨架露出,像木柴一样。「骨瘦如柴」亦作「骨瘦如豺」,《埤雅.卷一八.释兽》︰「瘦如豺。豺,柴也。豺体细瘦,故谓之豺。」豺是一种骨架露出看起来像细瘦的动物。「骨瘦如豺」,也可用以形容人非常消瘦。
成语来源:此处所列为「骨瘦如柴」之典源,提供参考。敦煌变文《维摩诘经讲经文》(据《敦煌变文集新书.卷二》引)才闻居士病荣(萦)身,凡是有灵皆怪讶,病卧只居方丈内,饥羸起坐甚艰难。国王王子尽奔波,居士宰官咸礼觐,一切天人皆到会,果然见一病维摩。多将汤药问因依,大照国师寻斩候,虽即(至心)申体察,莫知来处辩其因。谢诸人者赐相哀,四大元知有此灾,旧日神情威似虎,今来体骨瘦如柴。深贵汝,倍忧怀,我此身形自叹裁,因有如斯萦病故,广陈妙法唱将来。
参考成语:骨瘦如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