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一叶知秋
汉语拼音:yī yè zhī qiū
成语含义:看见一片叶子落下,就知道秋天的来临。比喻由细微的征兆,可推知事物的演变和趋势。语本《淮南子.说山》。
用法说明:
【语义说明】比喻由细微的征兆,可推知事物的演变和趋势。
【使用类别】用在「由小观大」的表述上。
【例  句】
01、领导人应该具备有一叶知秋的敏锐观察力。
02、他是个睿智的长者,能一叶知秋,洞烛机先。
03、智者对于世事的体认,往往是由微观着,一叶知秋。
04、虽然这是件小事,却能一叶知秋,反映出许多值得重视的问题。
05、这件小事岂可忽视?要知一叶知秋。因此我必须密切注意后续发展。
06、这件事情才刚发生,但老李已经预料到将来会造成大麻烦,正是所谓一叶知秋啊!
07、这次促销活动,业绩不如从前,一叶知秋,也许是到了我们该加强新商品研发的时刻了。
书  证:
01.宋.赵长卿〈品令.情难托〉词:「情难托。离愁重、悄愁没处安着。那堪更、一叶知秋后,天色儿、渐冷落。」
02.宋.强幼安《唐子西文录》:「唐人有诗云:『山僧不解数甲子,一叶落知天下秋。』」
03.清.俞樾《茶香室丛钞.卷一二.梧叶报秋》:「按:一叶知秋,虽古有此说,然安能应声飞落?」
典故说明:《淮南子》是汉淮南王刘安集门下食客所编写的一本书,内容多为道家思想,并杂揉先秦各家的学说,世为杂家之代表。其中〈说山〉一篇里,有一段说明事物可由近观远、以小看大的道理,例如只要尝一口锅里的肉,就可以知道整锅的味道如何;悬挂羽毛和木炭,就可以看出空气中湿度高低变化;看见一片叶子落下,可以推知秋天已经来临,一年快到了尽头;看到瓶里的水结冰,就知道天气有多么寒冷。后来「一叶知秋」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比喻由细微的征兆,可推知事物的演变和趋势。
成语来源:《淮南子.说山》尝一脔1肉,知一镬2之味;悬羽与炭,而知燥湿之气:以小明大。见一叶落,而知岁之将暮3;睹瓶中之冰,而知天下之寒:以近论远。三人比肩,不能外出户;一人相随,可以通天下。足蹍地而为迹,暴行而为影,此易而难。
〔注解〕
(1)脔:音ㄌㄨㄢˊ,切成小片的一块肉。
(2)镬:音ㄏㄨㄛˋ,古代烹煮食物的大锅。
(3)暮:晚。
近义词:见微知着  
参考成语:叶落知秋  落叶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