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家徒四壁
汉语拼音:jiā tú sì bì
成语含义:家中只剩下四周的墙壁。形容家境极为贫困。语本《史记.卷一一七.司马相如列传》。△「一贫如洗」、「文君新寡
用法说明:
【语义说明】形容家境极为贫困。
【使用类别】用在「贫苦穷困」的表述上。
【例  句】
01、表哥家穷到家徒四壁,他只好半工半读了!
02、虽然家徒四壁,但他却能奋发上进,实在令人敬佩!
03、他经商失败,赔光所有的资本,如今已是家徒四壁了。
04、他嗜赌成性,但十赌九输,最后落到家徒四壁的地步。
05、他家中贫困,身边没有任何财物,可称得上是家徒四壁。
06、王同学家虽然家徒四壁,但他非常用功,每学期都领奖学金。
07、老王好吃懒做,又不事生产,才不过短短数年就已经家徒四壁了。
08、九二一大地震后,许多灾民落入家徒四壁的困境,急待社会各界救助。
09、李董事长从未忘记幼时家徒四壁的困苦情景,因此经常捐款帮助失学儿童。
10、虽然他现在已有一番成就,但很少人知道他的童年是在家徒四壁的环境中度过。
书  证:
01.《史记.卷一一七.司马相如列传》:「文君夜亡奔相如,相如乃与驰归成都。家居徒四壁立。」
02.《后汉书.卷五二.崔骃列传》:「(崔寔)及仕官,历位边郡,而愈贫薄。建宁中病卒。家徒四壁立,无以殡敛。」
03.明.汤显祖《南柯记.第一○出》:「我淳于棼人才本领,不让于人,到今三十前后,名不成,婚不就,家徒四壁。」
04.《初刻拍案惊奇.卷三四》:「话说世间齐眉结发,多是三生分定,……有那一贫如洗,家徒四壁,似司马相如的,分定时,不要说寻媒下聘与那见面交谈,便是殊俗异类,素昧平生,意想不到的,却得成了配偶。」
05.清.蒲松龄《聊斋志异.卷一二.薛慰娘》:「仆故家徒四壁,恐后日不如所望,中道之弃,人所难堪。」
06.《孽海花.第三回》:「那一天,就是我出来的前一个月,那时正是家徒四壁,囊无一文,他脾气越发坏了,不是搥床拍枕,就是咒天骂地。我倒听惯了,由他闹去。」
典故说明: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,为梁孝王的门客。据《史记.卷一一七.司马相如列传》载,孝王死后,司马相如就回到家乡成都。但家境贫穷,难以维生,因与临邛的县官王吉相识,便到王吉家住了下来。临邛县的富商卓王孙听说县里有贵客莅临,于是摆设酒宴招待王吉和司马相如。席间,司马相如弹了几首曲子,博得满座宾客的称赏。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,是个爱好音乐的人,当时因丧夫而寡居在家。她在门后偷听到司马相如的琴声,又看到他那翩翩的风度,马上就被吸引住了。司马相如也对卓文君产生好感。有一天晚上,卓文君就和司马相如私奔,回到了成都。但是司马相如非常贫穷,家中除了四周的墙壁外,什么也没有,于是两人又回到了临邛县,卖掉所有的车骑,做起了卖酒的生意。后来「家徒四壁」这句成语,就从《史记》原文中的「家居徒四壁立」演变而出,形容家境贫困,一无所有。
成语来源:《史记.卷一一七.司马相如列传》会梁孝王卒,相如归,而家贫,无以自业。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,吉曰:「长卿久宦游不遂,而来过我。」于是相如往,舍都亭。临邛令缪为恭敬,日往朝相如。相如初尚见之,后称病,使从者谢吉,吉愈益谨肃。临邛中多富人,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,程郑亦数百人,二人乃相谓曰:「令有贵客,为具召之。」并召令。令既至,卓氏客以百数。至日中,谒司马长卿,长卿谢病不能往,临邛令不敢尝食,自往迎相如。相如不得已,彊往,一坐尽倾。酒酣,临邛令前奏琴曰:「窃闻长卿好之,愿以自娱。」相如辞谢,为鼓一再行。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1新寡2,好音,故相如3缪与令相重,而以琴心挑之。相如之4临邛,从车骑,雍容闲雅甚都;及饮卓氏,弄琴,文君窃从户窥之,心悦而好之,恐不得当也。既罢,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。文君夜亡奔相如,相如乃与驰归成都。家居徒5四壁立。卓王孙大怒曰:「女至不材,我不忍杀,不分一钱也。」人或谓王孙,王孙终不听。文君久之不乐,曰:「长卿第俱如临邛,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,何至自苦如此!」相如与俱之临邛,尽卖其车骑,买一酒舍酤酒,而令文君当
近义词:一贫如洗  一无所有  四壁萧条  室如悬磐  家贫如洗  家贫壁立  环堵萧然  
反义词:金玉满堂  家财万贯  堆金积玉  富甲一方  富可敌国  腰缠万贯  丰衣足食  
参考成语:室徒四壁  家徒壁立  家无四壁  四壁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