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画蛇添足
汉语拼音:huà shé tiān zú
成语含义:画好蛇后,多事为它添上蛇足,结果反而失去本已赢得的酒。比喻多此一举,反将事情弄糟。典出《战国策.齐策二》。
用法说明:
【语义说明】比喻多此一举,反将事情弄糟。贬义。
【使用类别】用在「行事不当」的表述上。
【例  句】
01、写文章意足即可,不要画蛇添足。
02、他本来就很啰嗦,画蛇添足也非意外。
03、发表意见应精简有力,切忌画蛇添足。
04、这事就说到此为止,你别再画蛇添足了。
05、事情已处理妥当,不需要我再画蛇添足了。
06、本来一场成功的演讲,就败在结尾那画蛇添足的笑话。
07、写文章切忌刻意求工,以免画蛇添足,失却自然本色。
08、明明是件好事,经他画蛇添足地描述后,反而成了坏事。
09、做事最好适可而止,刻意求工,常会画蛇添足,弄巧成拙。
10、在大自然景色中加了一些人工造景,正如画蛇添足,反而不美。
11、事情所以会失败,正是因为他画蛇添足多说了几句话,反成累赘。
12、你在「天下第一」中间加上「世界」二字,岂非画蛇添足,多此一举?
13、如今你的功绩已被公认,理当见好就收,即时隐退,如果继续留任,反而画蛇添足,适得其反了。
书  证:
01.《三国演义.第一一○回》:「将军功绩已成,威声大震,可以止矣。今若前进,倘不如意,正如画蛇添足也。」
02.《文史通义.内篇二.古文十弊》:「不此之务,但知市菜求增,是之谓『画蛇添足』,又文人之通弊也。」
03.《儿女英雄传.第一八回》:「我倒不怕山遥水远,渴饮饥餐,只是我趁兴而去,难道还想败兴而回?岂不画蛇添足,转落一场话柄?」
04.《儿女英雄传.第三○回》:「他就这等山珍海味的小题大作起来,还可以说画龙点睛;至于又无端的弄桌果酒,便觉画蛇添足,可以不必了。」
05.《荡寇志.第四七回》:「我不过数万之众,如何平定得?况官兵久暴于外,费用浩大,今清真之图已解,得胜不回,是画蛇添足矣。」
06.《荡寇志.第五七回》:「徐槐笑道:『这却画蛇添足了,前番我之退兵,不过瞒他一时,岂有一而再,再而三,他还不识得之理?』」
典故说明:据《战国策.齐策二》载,战国时,昭阳为楚国大将,当时昭阳已攻下魏国的八座城池,接着又计划讨伐齐国,于是齐王派陈轸前来游说昭阳,请他不要攻打齐国,陈轸就引用了「画蛇添足」的故事作比方来说明,故事的内容是说:在楚国有个专管庙堂祭祀的人,把一壶酒赏给办事的人们去喝。但是人多酒少,不够大家分喝,于是大家商量了一下,想出在地上画蛇比赛的方式,谁先画好一条蛇,谁就可以喝那壶酒。比赛开始之后,其中有一个人画得很快,不一会儿就画好蛇,于是拿起酒准备要喝,看着别人还在慢慢的画着,就左手拿着酒壶,右手握着笔又在地上画了起来,并且还得意地说:「我还能有时间给蛇画上脚呢!」蛇脚还没画好,另一个人已经画好了蛇,就把酒抢过去,说:「蛇本来就没有脚,你怎能再给蛇添上脚呢!」说完,就把酒给喝了。那个替蛇画上脚的人,最后就失去了原本是属于他的那壶酒。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「画蛇添足」,用来比喻多此一举,反将事情弄糟。
成语来源:《战国策.齐策二》昭阳为楚伐魏,覆军杀将得八城,移兵而攻齐。陈轸为齐王使,见昭阳,再拜贺战胜,起而问:「楚之法,覆军杀将,其官爵何也?」昭阳曰:「官为上柱国,爵为上执珪。」陈轸曰:「异贵于此者何也?」曰:「唯令尹耳。」陈轸曰:「令尹贵矣!王非置两令尹也,臣窃为公譬可也。楚1有祠者2,赐其舍人3卮酒4。舍人相谓曰:『数人饮之不足,一人饮之有余。请画地为蛇,先成者饮酒。』一人蛇先成,引5酒且饮之,乃左手持卮,右手画蛇,曰:『吾能为之足6。』未成,一人之蛇成,夺其卮曰:『蛇固7无足,子安能8为之足。』遂饮其酒。为蛇足者,终亡9其酒。今君相楚而攻魏,破军杀将得八城,不弱兵,欲攻齐,齐畏公甚,公以是为名居足矣,官之上非可重也。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,身且死,爵且后归,犹为虵(蛇)足也。」昭阳以为然,解军而去。
〔注解〕
(1)楚:国名,周成王封熊绎于楚,春秋时称王,为战国七雄之一,领有今湖南、湖北、安徽、浙江及河南南部,后为秦所灭。
(2)祠者:祭祀神明的人。
(3)舍人:左右亲信或门客的通称,此指门客一类。战国时一般王公贵族之家都有舍人。
(4)卮酒:一壶酒。卮,音ㄓ,古代盛酒的器具。
(5)引:取。
(6)吾能为之足:我可以帮蛇画脚。为,音ㄨㄟˋ。
(7)固:本来。
(8)安能:怎么能。
(9)亡:音ㄨㄤˊ,失去。
近义词:多此一举  弄巧成拙  
反义词:恰如其分  恰到好处  
参考成语:妄画蛇足  为蛇画足  画蛇着足  为蛇添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