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逆来顺受
汉语拼音:nì lái shùn shòu
成语含义:以顺从的态度接受恶劣环境或不合理的待遇。语本宋.陈录《善诱文.对治十常》。△「委曲求全
用法说明:
【语义说明】以顺从的态度接受恶劣环境或不合理的待遇。
【使用类别】用在「委屈顺从」的表述上。
【例  句】
01、在悲观的宿命论影响下,她对于任何事都逆来顺受。
02、逆来顺受的处事态度,只会让欺负你的人变本加厉。
03、你不要什么事都逆来顺受,也要适时地表达自己的意见。
04、现代女性讲求独立自主,不再像传统妇女总是逆来顺受。
05、现今竞争激烈的社会,传统中逆来顺受的观念已经不合时宜。
06、对于不合理的要求,不必逆来顺受,应该极力争取应有的权利。
07、对于丈夫长期的暴力行为,她决定不再逆来顺受,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。
书  证:
01.《永乐大典戏文三种.张协状元.第一二出》:「逆来顺受,须有通时。」
02.明.徐《杀狗记.第一八出》:「兄富伊贫实可怜,逆来顺受总由天,分明指与平川路,莫把忠言当恶言。」
03.明.邵璨《香囊记.第五出》:「秀才,老娘不识世事,但闻得俗语云:『恭敬不如从命。』老安人便是差见,也索逆来顺受,不可推拒。」
04.《隋唐演义.第九四回》:「以父而临其子,惟有逆来顺受而已。」
05.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.第九三回》:「从前受了主人的骂,无非逆来顺受;此时受骂,未免就有点退有后言了。何况他是借此出气的,骂得不在理上。」
典故说明:宋朝陈录的《善诱文》中有一篇〈对治十常〉。「对治」为佛教语,是断绝烦恼的意思。〈对治十常〉即是断绝烦恼的十种平常而重要的方法,其中有一个方法是「逆境常当顺受」,是说处在恶劣环境或不顺利时,要采取坦然接受的态度,才能免于烦恼。后来「逆来顺受」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指以顺从的态度接受恶劣环境或不合理的待遇。出现「逆来顺受」的书证如《永乐大典戏文三种.张协状元.第一二出》:「逆来顺受,须有通时。」
成语来源:宋.陈录《善诱文.对治十常》居富贵常怜贫困,受快乐常恐灾祸,见1在常生知足,未来常思戒惧,冤结常求解免,衣食常思来处,起念常教纯正,出语常思因果,逆境常当顺受,动静常付无心。守此十常,更无烦恼。
〔注解〕
(1)见:音ㄒ|ㄢˋ,同「现」。
近义词:犯而不校  委曲求全  唾面自干  
反义词:以牙还牙  以眼还眼  
参考成语:逆境顺受  横逆顺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