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道听涂说
汉语拼音:dào tīng tú shuō
成语含义:在路上听到一些没有根据的话,不加求证就又在路途中说给其他的人听。泛指没有经过证实、缺乏根据的话。语出《论语.阳货》。△「以讹传讹
用法说明:
【语义说明】泛指没有经过证实、缺乏根据的话。
【使用类别】用在「不实传闻」的表述上。
【例  句】
01、这些话全是道听涂说,没有任何根据。
02、道听涂说的谣言,让每个人都感到很困惑。
03、这些人平时最喜欢道听涂说,唯恐天下不乱。
04、如果你老是道听涂说,迟早会失去大家的信任。
05、谣言止于智者,像这种道听涂说的话,为何要相信?
06、凡事都要实事求是,可不能随便相信道听涂说的话!
07、这些未经查证的新闻,跟道听涂说的谣言有什么两样。
08、你这样不经查证就随便道听涂说的行为,怎么能叫人信赖?
09、这个消息的来源非常可靠,并不是道听涂说,请你务必重视。
书  证:
01.《论语.阳货》:「子曰:『道听而涂说,德之弃也。』」(源)
02.《汉书.卷三○.艺文志十》:「小说家者流,盖出于稗官。街谈巷语,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。」
03.北齐.颜之推《颜氏家训.勉学》:「江南闾里闲,士大夫或不学问,羞为鄙朴,道听涂说,强事饰辞。」
04.《朱子语类.卷一二四.陆氏》:「公今只是道听涂说,只要说得。待若圣贤之道,只是说得赢,何消做工夫?只半日便说尽了。」
05.《资治通鉴.卷二二九.唐纪四五.德宗建中四年》:「朕从即位以来,见奏对论事者甚多,大抵皆是雷同,道听涂说,试加质问,遽即辞穷。」
06.清.顾炎武〈北岳辨〉马文升.疏:「自成化以前,初无此语。端肃似未曾见十七史者,道听涂说,一至于此!」
典故说明:孔子(西元前551?前479),名丘,字仲尼,春秋鲁人。初仕鲁,为司寇,摄行相事,鲁国大治。后周游列国十三年,不见用,年六十八,返鲁,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经典。有弟子三千,开平民教育先河。孔子是一个很严谨的学者,对学生品行的要求甚至超过他们在学问上的成就,在《论语.阳货》中,孔子曾说:「道听而涂说,德之弃也。」意思就是说,在道路上听到的话,如果没有查证就随便传扬出去,有德行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。皇侃疏中对这句话加以解释:「若听之道路,道路乃即为人传说,必多谬妄。所以为有德者所弃也。亦自弃其德也。」意思就是说,一个人如果想要对人讲述道理,必先钻研日久,有所心得,才能对人讲述,在道路上随便听到的消息,一定很多谬误,不能轻易相信,更不能当成是真的,迳向他人转述,如果这样去做,便是自己毁弃自己的德行。后来「道听涂说」演变为成语,泛指没有经过证实、缺乏根据的话。
成语来源:《论语.阳货》子曰:「道听而涂说,德之弃也。」
近义词:以讹传讹  街谈巷语  无稽之谈  齐东野语  
反义词:耳闻目睹  言之凿凿  凿凿有据  
参考成语:道听途说  道听途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