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 条:三希堂法帖
拼 音:sān xī táng fǎ tiè
含 义:
清乾隆十二年命梁诗正等编次内府所藏魏、晋至明代书法,聚集众工,模勒上石,其中包括王羲之〈快雪时晴帖〉、王献之〈中秋帖〉、王珣〈伯远帖〉三种王氏墨迹,故称为「三希堂法帖」。三十二册,是法帖中的巨制。
造句 / 例句:
  • 至此,《三希堂法帖》始成完璧。
  • 如淳化阁帖、三希堂法帖等。
  • 法帖》(简称《三希堂法帖》)。
  • 乾隆帝敕令编刻《三希堂法帖》。
  • 清代,入《三希堂法帖》第十三册。
  • 他能自写、自刻仿三希堂法帖挂屏。
  • 曾刻入《三希堂法帖》。
  • 刻本见《三希堂法帖》。
更多释义...   更多例句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