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 条:
拼 音:
含 义:
[名]
1.合宜的事情。《论语.为政》:「见义不为,无勇也。」《淮南子.齐俗》:「为义者,布 施而德。」
2.正道、正理。《孟子.公孙丑上》:「其为气也,配义与道,无是馁也。」
3.死节、殉难。《礼记.礼运》:「故国有患,君死社稷谓之义。」《宋史.卷四五○.忠义传五.尹谷传》:「尹务实,男子也,先我就义矣。」
4.法则。《吕氏春秋.孟春纪.贵公》:「无偏无颇,遵王之义。」
5.意思。如:「意义」、「字义」。汉.孔安国〈尚书序〉:「以所闻伏生之书,考论 文义,定其可知者,为隶古定。」
6.功用。《左传.昭公三十一年》:「故君子动则思礼,行则思义,不为利回,不为义疚 。」
7.姓。如汉代有义纵。
[形]
1.合于正义的。如:「义民」、「义妇」、「义举」。《书经.康诰》:「汝陈时臬事,罚蔽殷彝,用其义刑义杀,勿庸以次汝封。」
2.用来周济公众的。如:「义庄」、「义塾」、「义舍」。《三国志.卷八.魏书.张鲁传》:「诸祭酒皆作义舍,如今之亭传。」
3.假的,有其名而非真、非亲的。如:「义父」、「义子」、「义肢」、「义齿」。

词 条:
拼 音:
含 义:
「义」的异体字。
造句 / 例句:
  • 一种新的孤立主抬头了。
  • 我认为自己对你负有务。
  • 三种辅助条件是有意的。
  • 气化潜热的定与此雷同。
  • 他是个十足的利己主者。
  • 这不过是朋友之间的气。
  • 该矩阵定为A之逆矩阵。
  • 这消息激起了极大的愤。
更多释义...   更多例句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