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 条:公而忘私,国而忘家
拼 音:gōng ér wàng sī guó ér wàng jiā
含 义:
为国家或公务而舍弃私人利益、亲情。《儒林外史.第六回》:「自古道:『公而忘私,国而忘家。』我们科场是朝廷大典,你我为朝廷办事,就是不顾私亲,也还觉得于心无愧。」
造句 / 例句:
  • 【出处】:《儒林外史》第六回:“但自古道:‘公而忘私,国而忘家
  • 他投身革命后,公而忘私,国而忘家,只是在1958年4月和1962年6月趁去南方调查工作之际两次偕夫人刘英回家探亲。
  • 受宋代哲学及理学价值观的影响,在宋及宋以后的中国历史上,出现了一大批忧国忧民,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士仁人,他们爱国爱民,公而忘私,国而忘家,重义轻利,廉洁正直,重操守,讲气节,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成为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。
  • 由于其社之宗旨及其洗心理论和思路与赵戴文的一贯主张一脉相承,也由于他是社中实际的主持者,所以几乎每会必到,并不时发表演讲,讲“良知”,讲“至善之心”,讲“明明德”,讲所谓“公而忘私,国而忘家,为人群求乐利,为社会谋安全”……赵戴文在这里找到了宣传自己政治主张和人生哲学的讲坛。
更多释义...   更多例句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