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 条:刀耕火耨
拼 音:dāo gēng huǒ nòu
含 义:
砍伐林木,焚烧做为肥料,然后就地耕耨下种的原始耕种方法。《旧唐书.卷一一七.严震传》:「梁、汉之间,刀耕火耨,民以采穞为事,虽节察十五郡,而赋额不敌中原三数县。」也作「刀耕火种」、「火耨刀耕」。
造句 / 例句:
  • 【出处】:《旧唐书?严震传》:“梁汉之间,刀耕火耨
  • 先民尊蛇为图腾,铸剑为神器,渔猎山伐,刀耕火耨,初展闽地生机。
  • 然梁、汉间刀耕火耨,民采稆为食,虽领十五郡,而赋入才比东方数大县。
  • 梁、汉之间,刀耕火耨,民以采稆为事,虽节察十五郡,而赋额不敌中原三数县。
  • 据说“梁、汉之间,刀耕火耨,民以采稆为事,虽节察十五郡,而赋额不敌中原三数县”。
  • 笔下的太湖流域却是“地广人稀”、“刀耕火耨”的荒凉之地,曾自居中原福地,歪称太湖江南为“荆蛮之地”,称当地百姓为“南蛮”,带有民族岐视的色彩,这是历史局限性的缘故。
  •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笔下的太湖流域却是“地广人稀”、“刀耕火耨”的荒凉之地,曾自居中原福地,歪称太湖江南为“荆蛮之地”,称当地百姓为“南蛮”,带有民族岐视的色彩,这是历史局限性的缘故。
更多释义...   更多例句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