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 条:吕氏春秋
拼 音:lǚ shì chūn qiū
含 义:
书名。战国时代秦相吕不韦门客的集体著作。二十六卷,分八览、六论、十二纪,有汉高诱注。综合九流百家,畅论天地人物,多主儒术,而参以道家、墨家之言,取材博赅,颇有功于古代史料的保存。也称为「吕览」。
造句 / 例句:
  • 吕氏春秋是秦国最重要的一本历史文献,它的编撰者就是吕不韦。
  • 吕氏春秋上说:物勒工名,意思是,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。
  • 吕氏春秋》与竹简本、传世本《文子》相合书证疑义:再论《淮南》 、 《文子》两书因袭关系
  • 摘要《吕氏春秋?应同》篇通常被今人视为引自邹衍五德终始思想的断片,这种流行已久的看法其实并不符合《应同》篇本意。
  • 吕氏春秋》高注广征群书,凡援引群书63种(篇) ,涉及394条注文,约占全部注文的1 / 10 。
  • 高诱注《吕氏春秋》的内容极为丰富,其中释义、标音、考证、校勘等内容构成了高注的最主要部分,而释义部分是其注的核心内容。
  • 此外,本文还运用版本学、目录学等古典文献学的理论和知识,对《吕氏春秋》高注传世版本源流问题作了系统的考证工作,得知高注传世版本虽繁杂,但基本一脉相承。
  • 通过对神农、后稷, 《商君书》 、 《吕氏春秋》等有关农业教育内容的论述,指出了夏、商、周至春秋战国时期,是我国古代农业教育的萌芽时期,其萌芽的标志为有了教育者、受教育者,相对集中的教育内容和相对固定的教育场所。
更多释义...   更多例句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