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 条:地志
拼 音:dì zhì
含 义:
1.早期的地方志书。最早出现于东汉,现知有《益州志》一种。魏晋南北朝时,地志有所发展,如韦昭的《吴郡国志》。常璩的《华阳国志》等。到隋唐二代,地志趋向衰落,入宋后便趋于消失,而为图经和方志所取代。地志的发展虽不如地记之兴盛,但由于它所记载的内容丰富,统合古今,而且横排门类,所以已有方志的雏形。也作「地志」。
2.一般的舆地书籍。

词 条:地志
拼 音:dì zhì
含 义:
早期的地方志书。参见「地志」条。
造句 / 例句:
  • 地志学绘制地区地图或行政区地图的技术
  • 宋代地志学兴盛原因初探
  • 这个门廊应是西贡的地志,可以饱览四周地区的壮阔景色。
  • 宜保留海港一带的观景廊、特色建筑物及地志
  • 在适当地点设立地志,例如在海港入口或设立地区标志。
  • 因此,研究计算机条件下的多媒体电子兵要地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  • 传统的纸质兵要地志形式单一,更新困难,生产周期长,无法满足现代化战争的要求。
  • 他们在一个叫做“柳浪闻莺”的公园里清拣垃圾,还和当地志愿者一道,向路人发传单呼吁大家共同努力,使杭州变得更加干净美丽。
更多释义...   更多例句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