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 条:寄怨
拼 音:jì yuàn
含 义:
1.借他人之手以报己怨。《战国策.齐策五》:「寄怨而诛不直,微用兵而寄于义,则亡天下可跼足而须也。」
2.借公事以泄私愤。《宋史.卷三七八.綦崇礼传》:「再入翰林凡五年,所撰诏命数百篇,文简意明,不私美,不寄怨,深得代言之体。」
造句 / 例句:
  • 其《解连环》香草新愁,寄怨特深。
  • ”程善之《和孟硕狱中诗》:“漫向秋?寄怨思,照人依旧是须眉。
  • ”再入翰林凡五年,所撰诏命数百篇,文简意明,不私美,不寄怨,深得代言之体。
  • 从诗的意境来看,《春宫怨》似不只是诗人在代宫女寄怨写恨,同时也是诗人的自况。
  • 作者因与苏东坡结交而受牵连,为新党排斥,列名元佑党藉,故词中每托闺情幽思以寄怨慕之意。
  • 作者因与苏东坡结交而受牵连,为新党排斥,列名元?党藉,故词中每托闺情幽思以寄怨慕之意。
  • 今天下之相与也不并灭,有而案兵而后起,寄怨而诛不直,微用兵而寄于义,则亡天下可?足而须也。
  • 他为官清正谨严,一生深受康熙宠信,康熙称他“始终敬慎,有古大臣风”;为人又极谦和,遇同僚“善气导迎,未尝有迕”,家居则乡邻以至仆隶“常得其和,……无所寄怨”。
更多释义...   更多例句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