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 条:干名犯义
拼 音:gān míng fàn yì
含 义:
违背世俗礼教,冒犯公义。如:「公务人员是受过教育,懂得奉公守法的人,决不会做出一些干名犯义的事。」
造句 / 例句:
  • 这样干名犯义的事,如何做得!
  • 成语解释:词目干名犯义发音gàn míng fàn yì释义干犯名教和道义。
  • 干名犯义”作为传统法律中的重要罪名,专指子孙控告祖父母、父母的行为。
  • “诸子证其父,奴讦其主,及妻妾弟侄不相容隐,凡干名犯义,为风化之玷者,并禁止之”。
  • 盖欲俾我合族子弟,有所观感,益加淬砺,庶勿至于堕行败德,干名犯义,而成为世界上之完人耳。
  • 而礼教派则认为“中国素重纲常,故于干名犯义之条,立法特为严重”,绝不能在新刑律中没有反映。
  • 《元史?刑法志》中有诸多关于元朝的亲属相隐制度的记载,其基本与唐宋相通,其中新加入了“干名犯义”的规定。
  • 法理派从西方国家通行的法理出发,提出“干名犯义”属“告诉之事,应于编纂判决录时,于诬告罪中详叙办法,不必另立专条”。
更多释义...   更多例句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