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 条:杂览
拼 音:zá lǎn
含 义:
科举时代称与考试无关的杂学知识。泛指诗词歌赋。《儒林外史.第三回》:「像你做童生的人,只该用心做文章,那些杂览,学他做甚么!」
造句 / 例句:
  • 课余喜杂览,爱读野史笔记。
  • 杂览,常向图书馆借书。
  • 先生性诙谐,健谈吐,杂览群书,不求甚解。
  • 他只是一个轻尝浅试、旁收杂览、样样通、样样松的学生罢了。
  • 他读书主张杂览,行笔自然洒脱,不尚空论,因此时见新意,不失学人品位。
  • 龚笃清,从小即喜随意杂览,学无常性,却也积累了足以自娱且杂七杂八的知识。
  • 1928年2月27日,刘半农在《语丝》4卷9期上发表“杂览之十六”《林则徐照会英吉利国王公文》。
  • 我们只可预言一下,说他只是一个轻尝浅试、旁收杂览、样样通,样样松的学生罢了。
更多释义...   更多例句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