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 条:柴达木河
拼 音:chái dá mù hé
含 义:
河川名。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中部,青海西南。源出札逊池,西北流,沿途纳入乌兰乌苏、布隆吉尔等河,汇为达布逊湖。为青海省最大的内陆河。
造句 / 例句:
  • 分布于长江、黄河及其附属水体、柴达木河及格尔木河。
  • 国内有回鹘史专家介绍此碑时,称此碑位于“柴达木河畔”,其实是在鄂尔浑河西岸的回鹘牙帐城南,立碑处有一座规模很大的建筑遗址,有学者认为应当是一个摩尼寺。
  • 内有大小河流160多条,比较大的河有柴达木河、巴音郭勒河、察汉乌苏河、格尔木河、那棱郭勒河、诺木洪河等,这些河流哺育着盆地肥美的草原和农田,并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气候。
  • 主要河流有流入塔里木盆地中的车尔臣河;流入柴达木盆地的有那仁郭勒河、乌图美仁河、及柴达木河,前者由冰雪融水补给,属于塔里木内流水系;后四者由降水与湖水补给,属于柴达木内流水系。
  • 多年平均径流量超过一亿立方米的河流有那棱格勒河、布哈河、柴达木河、疏勒河、格尔木河、鱼卡河、呼伦河、乌图美仁河、党河、沱沱河、哈勒腾河、巴音河、木里河、诺木洪河、塔塔棱河、察汗乌苏河等16条,流域面积近30万平方公里。
  • 此碑立于唐元和九年(814),到清光绪十六年(1890),始由芬兰民族学家、考古学家A.O.海凯勒在蒙古旅行中于漠北唐代回鹘首府喀喇巴喇哈逊(黑虎城)附近柴达木河畔附近发现,首先刊印在1892年由他编纂的《一八九○年芬兰考古队所集鄂尔浑碑文》中。
更多释义...   更多例句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