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 条:济河焚舟
拼 音:jì hé fén zhōu
含 义:
过了河,就把所乘坐的船烧掉。比喻不留后路,抱着必死的决心,勇往直前。《左传.文公三年》:「秦伯伐晋,济河焚舟,取王官及郊。」南朝宋.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:「若文度来,我以偏师待之;康伯来,济河焚舟。」
反义词:急流勇退  
造句 / 例句:
  • 《左传》:文二年,秦伯伐晋,济河焚舟
  • 若文度来,我以偏师待之;康伯来,济河焚舟
  • 春秋时秦将盂明伐晋,济河焚舟,盟师必克,故名孟盟。
  • 济河焚舟赋》:“砥名砺节,易地改辙,冀桑榆之未晚,得雌雄之一决。
  • 《左传》文公二年(公元前625年):“秦伯伐晋,济河焚舟”,当即取道于此。
  • 而孟明视在此战中采用的“济河焚舟”的战术法,为后来《孙子兵法》“投之亡地然后存,陷之死地然后生”的战术理论,提供了实践依据。
  • 在这之前,方国珍在浙江台州首义,篝火狐鸣;石人挖出后,红巾包头的白莲教传人韩山童、刘福通在颍州举事,鼓角连营;徐寿辉在蕲州揭竿,济河焚舟;翌年郭子兴、朱元璋在濠州举义,矢石如雨;接着张士诚也在江苏泰州造反,攻城掠地……元政府调其精锐官军与各路义军在中原大地展开了殊死相搏。
更多释义...   更多例句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