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 条:火耕水耨
拼 音:huǒ gēng shuǐ nòu
含 义:
一种流行于江南一带的耕种方式。先将杂草烧去,然后引水灌溉,种植水稻,待杂草与稻长至七、八寸高时,全部芟除杂草,再灌水入田,草死而稻长。见《史记.卷三○.平准书》。也称为「火耕流种」、「火耕水种」。
造句 / 例句:
  • 早期水稻的种植主要是“火耕水耨”。
  • 火耕水耨,民食鱼稻,以渔猎山伐为业。
  • 稻作技术,往往用「火耕水耨」四字来概括。
  • ”《汉书?武帝纪》:“江南之地,火耕水耨
  • 犹言火耕水耨
  • 火耕水耨,民食鱼稻蠃蛤,故?窳偷生而无积聚。
  • 如果当时是利用水流种稻,自应属于火耕水耨之列。
  • 》所称“火耕水耨,饮食给而不忧冻饿者,盖难言之。
更多释义...   更多例句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