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 条:焦尾琴
拼 音:jiāo wěi qín
含 义:
东汉蔡邕以桐木制成的名琴。因桐木尾端有烧焦的痕迹,故称为「焦尾琴」。《后汉书.卷六○下.蔡邕传》:「吴人有烧桐以爨者,邕闻火烈之声,知其良木,因请而裁为琴。果有美音,而其尾犹焦,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。」《二刻拍案惊奇.卷一七》:「知音已有新裁句,何用重挑焦尾琴?」也称为「焦桐」、「焦琴」、「焦尾」、「爨桐」。
造句 / 例句:
  • 因琴尾已焦,人称“焦尾琴”。
  • 馀烬真同焦尾琴,清芬古色耀书林。
  • ’”参见“焦尾琴”。
  • ”参见“焦尾琴”。
  • 蔡琰(白)将焦尾琴带好,同我逃生去吧。
  • 因为它的琴尾被烧焦了,人们叫它“焦尾琴”。
  • “焦琴”,即“焦尾琴”,喻指良材之被毁弃。
  • 汉末,蔡邕遇害后,焦尾琴保存在皇家内库之中。
更多释义...   更多例句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