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 条:
拼 音:biān
含 义:
[名]
古时用来治病的石针。参见「砭石」条。
[动]
1.古人用石针扎刺肌肤治病。《新唐书.卷七六.后妃传上.则天武皇后传》:「帝头眩不能视,侍医张文仲、秦鸣鹤曰:『风上逆,砭头血可愈。』」
2.救治。唐.韩愈〈喜侯喜至赠张籍张彻〉诗:「又如心中疾,针石非所砭。」宋.苏轼〈择胜亭铭〉:「我铭斯亭,以砭世盲。」
3.刺、刺痛。宋.欧阳修〈秋声赋〉:「其气栗冽,砭人肌骨」。
造句 / 例句:
  • 医生推开大门,屋里毫无动静,寒冷骨。
  • 一阵人肌骨的雨夹雪驾着东风,沙沙地向我们迎面扑来,乔连忙把我背在背上。
  • 实际的波褪怯上拗圃谡穹曲线中的一些波包或波群组成的。
  • 中医温熨疗法与电热石仪
  • 师父提出针之道,为这位同修和其他健忘者开立了一份爱的处方笺。
  • 中国应该公开政务,促使公民社会参与,不再骚扰针时弊的新闻记者。
  • 他经常与一些人进行交流,像在网上针时弊的博客主、身价数亿的捐赠人以及想使不可能的要求得到实现的政客。
  • 这件事情无异对我的修行下了一剂针,当我一想到自己乱七八糟的念头师父都知道时,不禁冷汗涔涔。
更多释义...   更多例句...